首頁>要聞 要聞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歷史告訴我們,戰爭不僅是物質的較量,更是精神的比拼。沒有頑強的意志,沒有敢于犧牲的品質,再好的武器裝備也不能保證勝利。一代一代革命軍人正是靠著向死而生的英勇決絕,形成了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的偉大氣概。前進道路上,人民軍隊必須大力弘揚敢打必勝的精神品質,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保持革命英雄主義的昂揚斗志。
——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彰顯了革命紀律的偉大力量。人民軍隊素以紀律嚴明著稱于世,自創建之日起就把革命的堅定性、政治的自覺性、紀律的嚴肅性結合起來,統一意志、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千軍萬馬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攻如猛虎、守如泰山。正是由于有了建立在高度政治覺悟基礎上的革命紀律,將士們哪怕凍餓交加,也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哪怕烈火焚身,也巋然不動,直至付出生命;哪怕身陷絕境,也堅守戰位,慷慨赴死。人民軍隊始終是高度團結統一的戰斗集體,始終保持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歷史告訴我們,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一支軍隊的力量,不僅要看其人數,不僅要看其武器裝備,還要看其紀律性。一支沒有紀律的軍隊,只能是烏合之眾。前進道路上,人民軍隊必須用鐵的紀律凝聚鐵的意志、錘煉鐵的作風、鍛造鐵的隊伍,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向前進。
——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彰顯了軍民團結的偉大力量。人民軍隊始終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完全徹底為人民奮斗,哪里有敵人,哪里有危難,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一個親骨肉送去上戰場”。這首戰爭年代廣為傳唱的民謠,就是軍民團結如一人的生動體現。
歷史告訴我們,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歸、民力所聚,人民軍隊就能無往而不勝、無敵于天下。只要始終站在人民立場上,贏得最廣大人民衷心擁護,就能構筑起眾志成城的銅墻鐵壁。前進道路上,人民軍隊必須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做人民子弟兵。
同志們、朋友們!
人民軍隊的歷史輝煌,是鮮血生命鑄就的,永遠值得我們銘記。人民軍隊的歷史經驗,是艱辛探索得來的,永遠需要我們弘揚。人民軍隊的歷史發展,是忠誠擔當推動的,永遠激勵我們向前。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出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一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與時俱進創新軍事戰略指導,制定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我們在古田召開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大力加強政治建軍,堅定不移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我們推進全面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建立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實現了人民軍隊組織形態的整體性重塑,邁出了構建中國特色軍事力量體系的歷史性步伐,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我們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推進治軍方式根本性轉變。我們堅持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深入推進練兵備戰,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我們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加注重聚焦實戰,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注重體系建設,更加注重集約高效,更加注重軍民融合,不斷提高人民軍隊建設質量和效益。
經過5年努力,人民軍隊實現了政治生態重塑、組織形態重塑、力量體系重塑、作風形象重塑,人民軍隊重整行裝再出發,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同志們、朋友們!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今天的世界,國際形勢正發生前所未有之大變局;今天的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全面向前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面臨難得機遇,具備堅實基礎,擁有無比信心。同時,我們必須清醒看到,前進道路從來不會是一片坦途,必然會面對各種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華民族走出苦難、中國人民實現解放,有賴于一支英雄的人民軍隊;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人民實現更加美好生活,必須加快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我們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把強軍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推進強軍事業,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確保人民軍隊永遠跟黨走。黨的領導,是人民軍隊始終保持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創造力、戰斗力的根本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黨和國家的重要政治優勢,是人民軍隊的建軍之本、強軍之魂。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形勢如何變化,我們這支軍隊永遠是黨的軍隊、人民的軍隊。全軍要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堅決貫徹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堅決聽從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指揮。在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頭腦要特別清醒,態度要特別鮮明,行動要特別堅決,不能有任何動搖、任何遲疑、任何含糊。
——推進強軍事業,必須堅持和發展黨的軍事指導理論,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和當代中國軍事實踐發展新境界。人民軍隊之所以不斷發展壯大,關鍵在于始終堅持先進軍事理論的指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圍繞國防和軍隊建設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形成了黨在新時期的強軍思想。全軍要認真貫徹黨的軍事指導理論,堅持用黨在新時期的強軍思想武裝官兵,引領強軍事業不斷取得新進步。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認識真理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強軍是具有很強開創性的事業,我們要不斷適應新形勢、應對新挑戰、解決新問題,在實踐上大膽探索,在理論上勇于突破,不斷豐富和發展黨在新時期的強軍思想,讓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在強軍偉大實踐中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推進強軍事業,必須始終聚焦備戰打仗,鍛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安不可以忘危,治不可以忘亂。我們捍衛和平、維護安全、懾止戰爭的手段和選擇有多種多樣,但軍事手段始終是保底手段。人民軍隊永遠是戰斗隊,人民軍隊的生命力在于戰斗力,必須強化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確保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贏。全軍要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認真研究軍事、研究戰爭、研究打仗,把握現代戰爭規律和戰爭指導規律,扎扎實實做好軍事斗爭準備各項工作。要堅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練什么,什么問題突出就解決什么問題,全面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中國人民珍愛和平,我們決不搞侵略擴張,但我們有戰勝一切侵略的信心。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誰都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人民軍隊要堅決維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
——推進強軍事業,必須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全面提高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水平。要深入貫徹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發揮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鍛造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過硬部隊,永葆人民軍隊性質、宗旨、本色。全軍要堅定不移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深入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加快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要全面實施科技興軍戰略,堅持自主創新的戰略基點,瞄準世界軍事科技前沿,加強前瞻謀劃設計,加快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發展,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對人民軍隊建設和戰斗力發展的貢獻率。要增強全軍法治意識,加快構建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加快實現治軍方式根本性轉變。
——推進強軍事業,必須深入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構建軍民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我們黨長期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規律的重大成果,是從國家發展和安全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應對復雜安全威脅、贏得國家戰略優勢的重大舉措。要強化頂層設計,加強需求整合,統籌增量存量,同步推進體制和機制改革、體系和要素融合、制度和標準建設,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努力開創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平衡發展、兼容發展新局面。我們的國防是全民的國防,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是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中央和國家機關、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強化國防意識,滿腔熱忱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改革,為強軍創造良好條件、提供有力支撐。
——推進強軍事業,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做人民信賴、人民擁護、人民熱愛的子弟兵。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人民軍隊的根脈,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人民戰爭的偉力,來源于人民的偉大力量。全軍要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牢記為人民扛槍、為人民打仗的神圣職責,堅決保衛人民和平勞動和生活。要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保持同人民群眾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關系,永遠做人民利益的捍衛者。要積極參加和支援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勇于承擔急難險重任務,以實際行動為人民造福興利。軍政軍民團結是我黨我軍特有的政治優勢。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揚軍愛民、民擁軍的光榮傳統,不斷發展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關系。
同志們、朋友們!
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中國軍隊將一如既往開展國際軍事交流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安全挑戰,積極履行同中國國際地位相稱的責任和義務,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貢獻力量。
同志們、朋友們!
90年艱辛探索,90年不懈奮斗,我們的事業是偉大的,我們的任務是艱巨的,我們的發展前景是無比光明的。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團結一心向前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不斷書寫強國強軍更為輝煌的篇章,不斷創造無愧于歷史和時代的新的光輝業績?。ㄍ辏?/p>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習近平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