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新工科如何走出地方道路? 高校要把握好大趨勢
以“新工科”助力轉型發展
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2014年以來地方高校面臨的最迫切的改革與發展重任。雖然地方高校轉型的方向明確為“應用型”“地方性”,但“轉什么”“怎么轉”“誰來轉”“轉到哪”仍然需要地方高校通過具有實效的實踐來回答。在這種情形下,“半路殺出”的新工科因為在理念和實際操作上和地方高校轉型發展具有很好的契合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指導性,而受到地方高校的青睞。
比如新工科建設強調“交叉融合”。“新工科建設應對的是新經濟,新經濟是一個跨行業、跨領域的概念,我們在轉型中就要注重這個特征。”常熟理工學院副院長張根華說。他所在的學校重點建設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交叉融合了物理學、材料學、電子科學與技術、檢測技術與自動化等多個學科,瞄準的是江蘇省在光伏產業、鋰電產業、新能源汽車、沿海風力發電等新能源產業上進行布局形成的產業鏈。
再如新工科建設強調“動態”。“新經濟是一個動態的、相對的概念,因為經濟發展總是在推陳出新。相應的,新工科建設要有動態調整機制。這就要求我們在轉型的時候要結合大眾需求、市場需求、產業依托和學校條件,動態地設置、調整、撤銷專業。”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副院長崔驥說。最近,他所在的學校停招了電子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等專業,新增了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汽車服務工程等專業,還重點建設了機器人學院、大數據學院,雖然這所學校是一家獨立學院,但受益于靈活調整,上述兩個學院已入選教育部的計劃或項目。
還有新工科建設的核心定位是“人才質量”。“提高質量是所有高校的命題,但對于地方高校而言,卻有不一樣的內涵。新工科建設提出地方高校要對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發揮支撐作用,努力培養不同類型的卓越工程人才,這是我們在轉型中需要把握好的重點。”
常州工學院副校長王傳金說。常州工學院以常州市重點發展的十大產業鏈和十大新興產業“因地而設”十大專業群,針對生源的多樣化,提出培養卓越應用型、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復合應用型三種人才,分別制定了與之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從而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新工科建設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建議地方政府尤其要在專項資金和政策上進行支持,以新工科建設為契機,助推地方高校轉型發展。”張大良說。(本報記者 王慶環)
編輯:梁霄
關鍵詞:新工科 地方 道路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