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全職媽媽白干活成絕望主婦?家務勞動補償機制待完善
完善家務勞動補償制度
電視劇中,羅子君大學畢業后就做了全職太太。離婚時,為了爭奪兒子的撫養權,她必須要走入社會找到一份工作。然而,她卻遭遇了社會上競爭力和生存能力的雙重考驗,如果沒有身邊幾位朋友的全力支持和幫助,可能根本找不到工作,難以生存下去。
“法律必須建立一種制度,讓丈夫以支付家務勞動補償的方式來保證妻子的正當利益。這種支付方式,不僅保障了妻子在離婚后維持婚內的原有水平,而且可以使其參加必需的職業培訓,以恢復其在社會上的競爭力和生存能力。”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馬憶南說,家事勞動評價理論的引入,可以有力保障從事家務一方當事人在離婚時的經濟利益,從而也就為其離婚后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據了解,近幾十年來,原本實行夫妻分別財產制的英美法系國家,都引入了家事勞動評價理論,逐漸建立了復合型財產制,并通過補償性扶養費的給付來彌補分產制在離婚時對當事人一方造成的不公,保障從事家務一方當事人的經濟利益。在實行夫妻共同財產制的國家,如果共同財產較少,只依靠財產分割不足以補償一方當事人對家庭的貢獻,也酌情判給該方當事人以補償性扶養費。
“這正是我國婚姻法需要借鑒的。”馬憶南建議,我國的家務勞動補償制度還應考慮如下因素:婚姻存續時間的長短;婚姻存續期內一方對家庭作出的貢獻,特別是為了另一方某種資格證書的獲得、教育程度的提高等有助于其收入能力提高的活動而作出的貢獻,例如在家撫育子女、辛勤操持家務,甚至出外工作以維持家計等;夫妻一方為了另一方收入能力的提高而作出的自我發展上的犧牲,例如對受教育機會、事業發展機會的放棄等。
廣東省律師協會婚姻家庭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廣東經綸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游植龍建議,刪除家庭勞務付出經濟補償中只限于實行分別財產制的規定,充分考慮家務勞動一方的付出與對方據此獲得的收益比、一方人力資本減值(人力資本減損、缺乏就業競爭力、獲取高收入能力降低)和對方增值的比例、雙方婚后的收入對比、離婚后生活水平降低等因素,確定合理、恰當的經濟補償的資金金額和方式,促使離婚經濟補償制度趨向實質正義。
編輯:梁霄
關鍵詞:全職 媽媽 絕望 主婦 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