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聚焦校園冷暴力:易被忽視 心理創傷數十年難愈合
兒時被老師當眾謾罵成人仍難釋懷
校園冷暴力是相對于武暴力而言,武暴力主要是肢體沖突,而冷暴力主要是語言暴力和對精神、心理的傷害,它帶來的創傷往往數十年難以愈合。
安徽某大學的應屆生小俞告訴記者,上初中的時候,因為學習成績不好,老師在課堂上當著同學的面,用很多難聽的話罵自己蠢,當時心里很難受,覺得自己是被老師拋棄的人。她一直覺得長大后的不自信與這段不愉快的經歷有關。
曾經歷過校園冷暴力的受訪者普遍認為,來自老師的冷暴力極其容易引起學生的效仿,引起群體冷暴力。而來自學生的冷暴力多體現為冷漠、孤立、嘲諷。尤其是在群體性冷暴力當中,往往有一個具有號召力的領頭人,帶領其他學生一起孤立、排擠某個學生。
“小學是在外地念的,剛入學的時候,因為南方口音被同學嘲笑是‘南蠻子’,嬉笑著模仿我說話的樣子。課間休息,女孩們成群結隊地跳皮筋,卻不肯帶我一起玩,那段日子,每天被欺負得只能委屈著哭鼻子。”即使過去了十多年,步入職場的小鄒還是難以釋懷。
據聯合問卷網調查數據顯示,受訪者認為初中和高中階段最容易發生校園冷暴力。諷刺、辱罵和嘲笑被認為是最常見的冷暴力形式。
至于校園冷暴力對人的影響,受訪者認為會在內心留下陰影、對他人失去信任、無法適應集體生活和團隊合作、不利于形成健康正確的“三觀”、影響學習成績、加重青春期的孤獨感和無助感、產生對社會的怨恨和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等。
“冷暴力不是孩子氣,也不是小打小鬧,如果沒能及時制止和干預,對學生造成的傷害很嚴重。”安徽省芝麻開門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張量說。長期遭受冷暴力會形成孤僻、極端的性格,嚴重的會引起心理疾病,出現人際交往障礙、人格發展不完善、抑郁等問題,還有可能會對實施冷暴力的同學進行報復,埋下嚴重的社會隱患。
編輯:梁霄
關鍵詞:校園 冷暴力 心理 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