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臺北故宮展示郎世寧中西合璧繪畫成就

2017年07月19日 14:56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分享到: 

原標題:展示郎世寧中西合璧繪畫成就

展示郎世寧中西合璧繪畫成就

郎世寧畫作

展示郎世寧中西合璧繪畫成就

展覽現場

300多年前,一個意大利人漂洋過海來到華夏大地傳播福音,未料卻成為宮廷畫師。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中國擔任宮廷畫家長達半個世紀。他仰仗少年時期西洋繪畫的扎實功底,并結合中國傳統藝術的特質,創造出中西合璧的藝術風格。由此清朝宮廷畫凝聚出高峰性的構建,并留下了大量傳世佳作。此外,他還主持了圓明園里“西洋樓”的設計工作,并親手設計了著名的十二獸首銅像。這就是郎世寧。

300多年后,由臺北故宮博物院主辦、香港城市大學合辦的“郎世寧新媒體藝術展”再現了這位傳奇人物一幕幕的人生風景。

歐洲人成了清朝宮廷畫家

郎世寧,1688年出生,1766年去世,意大利米蘭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奧內。青年時代在歐洲學習繪畫,曾為教堂繪制圣像。26歲時,自告奮勇前往中國工作,他搭乘圣母希望號從葡萄牙里斯本出發,于1714年4月11日啟程遠航。同行者還有擅長醫藥及外科的意大利耶穌會士羅懷中。

他們經過印度,于康熙54年(1715年)7月抵達澳門。依照當時傳教士來中國的慣例,他們在澳門學習中文及生活禮節,以便日后與中國人士交往。郎世寧取中文名字郎石寧,稍晚稱郎世寧。同年8月抵達廣州。11月與羅懷中北上京師。12月22日,經馬國賢神父引薦,行跪拜禮晉見康熙皇帝。到京后進入如意館,成為宮廷畫家。從1715年抵達中國到1766年在北京辭世,在中國擔任宮廷畫師長達51年。去世后葬于北京阜城門外。

郎世寧漂洋過海來中國本意是要傳教的,未料卻畫了一輩子的畫。他運用手中畫筆,將西方油畫技巧帶入中國宮廷,并將其與中國的美學融會貫通,形成一種全新的體系。

郎世寧不辭勞苦,敬業守分。在清代中國文人主流藝術中獲得一席之地,生前故后得到相當高的評價。在《清史稿藝術傳3》中,他是惟一一位入撰的西洋畫家。

根據清宮的檔案來看,郎世寧半個世紀的宮廷畫家生涯非常艱辛。工作量龐大,創作主題都由皇帝指定。他必須遵守作畫前繪制稿本,待皇帝批準后再“照樣準畫”的清宮繪畫制度,保留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郎世寧《百駿圖》稿本就證實了這一點。

臺北故宮博物院指導委員傅申說:“看清宮留下的《活計檔》,三五不時地乾隆皇帝一下子要他畫這個一下子要他畫那個,但根本沒辦法畫那么多。所以我們看到郎世寧的作品,很多只畫了臉部,甚至連衣服、器具都由中國畫家代為完成。有時候一些作品題款是合作。如唐岱畫的山水樹。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百駿圖》,其中的山水完全是西洋風格,我相信是他一個人畫的。”

設計出著名的十二獸首銅像

在諸多清宮劇中,觀眾都會看到一位身穿朝服的西洋人,他就是郎世寧,官正三品。曾擔任過掌管皇家園林工作的奉宸苑苑卿的職務。

他的畫風以西方油畫技巧為主,兼融中國傳統繪畫技巧;使得清代的宮廷繪畫帶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呈現出不同于歷代宮廷繪畫的新穎畫貌和獨特風格,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器重。他藝術造詣深厚,人物、肖像、花鳥、走獸、山水無所不涉、無所不精,成為雍正、乾隆時宮廷繪畫的代表人物。

鐘愛書畫的乾隆皇帝繼位當年就提拔郎世寧為首席畫師,甚至每天下朝后,都到如意館看他作畫。乾隆朝改建圓明園時,命郎世寧主持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著名的十二獸首銅像就來自他的設計。

在宮廷繪畫之外,郎世寧的“朋友圈”也極為尊貴顯赫。他與雍正皇帝的多個同父異母弟弟交往密切,如位怡親王允祥、果親王允禮、慎郡王允禧等,當年都是郎世寧的好友,并且都請郎世寧作過畫。其中允禮的一幅肖像畫流傳至今。再如大將軍年羹堯的哥哥年希堯,不但和郎世寧私交甚篤,甚至還將他們探討繪畫技巧的內容進行編輯、整理,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本系統介紹西方透視法的著作《視學》,可謂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個成功案例。

郎世寧實在是一個才華橫溢、具有充分國際可比性的大藝術家,他畫出了大清王朝最后的恢弘時代,也畫出了東西方互學互鑒的歷史。存世作品有《聚瑞圖》《嵩獻英芝圖》《百駿圖》《弘歷及后妃像》《平定西域戰圖》等。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說:“郎世寧是一位非常忙碌的宮廷畫師,而且越到后來越忙碌,因為乾隆皇帝很喜歡他的作品。乾隆未登基之前,作長春居士時,就非常欣賞郎世寧的作品。他辛苦地畫了大量美妙的作品,其實也有它的功能,他用畫歌頌造物者,把西方繪畫的光影、立體,帶入中國山水畫平面的世界,把西洋陰影的技法融進中國繪畫里。他的創作東西交融。這種西洋技法對當時的清宮有很深的影響。”

作品通過數碼方式回到故鄉意大利

在郎世寧來華300年后的當下,他的作品真跡被后世導入數碼世界,以虛實交映的方式重現郎世寧的繪畫成就。正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的以郎世寧為主題的4G新媒體藝術展——“藝域漫游——郎世寧新媒體藝術展”,用以詮釋郎世寧在中國藝術史上的地位以及他在當時對中西合璧新美學方面的開創性。這一展覽同時在意大利弗洛倫薩展出。經過300年,郎世寧的作品通過數碼方式回到他的故鄉,供后人游觀憑吊。

本次展覽結合故宮策展人和10多位新媒體藝術家,以擴增實境、多層次熒幕裝置、無縫融接、4K影片、智慧導覽APP、智慧眼鏡及互動技術,通過4G創新應用和高速寬頻網絡,形成多感的觀眾體驗及互動環境,讓觀眾漫游于郎世寧的藝域空間。觀眾在“虛擬導覽員”——來自300年前的修女和乾隆皇帝的迎賓下進入展場。來到“三百年回望郎世寧·八千里路云和月”,觀眾在觸控銀幕及手持裝置上欣賞郎世寧相關文物影片介紹,仿佛親歷郎世寧300年前一幕幕的人生風景,增加對郎世寧生平和繪畫藝術的理解。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也參與展覽制作,在邵志飛教授帶領下,制作“探索郎世寧世界之花鳥走獸”、“百駿圖畫室”、“虛擬畫瓶花”三項互動裝置作品參與展出。

臺北故宮博物院教育展資處處長林國平感慨道:“臺北故宮博物院第一次完整地做新媒體展可追溯到2008年,《富春山居圖》以長幅連接的方式,做浮空投影,以互動的方式,比較完整地采用新媒體呈現藝術展。從2000年開始,臺北故宮博物院就運用數碼科技,之前是呈現一個單元。郎世寧新媒體藝術展和其他特展的不同之處在于:一是進來的藝術家來自不同的單元,界面多了。二是技術更先進也更復雜,導入光電反應、虛擬實境,甚至AR等最新科技。三是文物方面相當豐富。整個團隊從藝術到文物到科技三個層面在一起,界面是最復雜的。如何巧妙地整合,把它們變成一個完整的展覽是最具挑戰性的。”

此展先斬獲美國第49屆波士頓獨立制片與國際影片影展之最高殊榮金像獎,繼而獲得美國博物館協會第27屆繆思獎銀牌,又在2016年F@IMP 2.0國際多媒體影音競賽創新展覽裝置類別組獲獎。三獲世界大獎。


編輯:楊嵐

關鍵詞:郎世寧 繪畫 臺北故宮 中西合璧繪畫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国产岛国精品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 | 日韩欧美国产aⅴ另类 | 一级欧美一级日韩中文片 | 亚洲中文字幕网资源站 | 亚洲AV日韩AⅤ综合手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