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解剖蘇馬蕩
全國政協民宗委考察湖北土家族山村健康養老產業見聞
從小山村到小山城
“就這么個小山村,怎么匯聚的人氣?”全國政協民宗委副主任馬鐵山說出了考察組所有人的疑惑。
這不得不說說蘇馬蕩的獨特優勢。區位——位于湖北和重慶交界處,齊岳山至都亭山隧道通行后,到利川城不到半小時;利萬高速通行后,不到1小時即可抵達萬州。氣候——平均氣溫較低,盛夏平均氣溫只有22℃,涼爽宜人,而一旁的重慶夏季氣溫經常在40℃以上。自然景觀———這里不僅有植物界活化石——水杉,還有虎山園林、后河秀色、峽谷云海等諸多景點。
2008年,部分萬州居民為夏季避暑,與蘇馬蕩居民協商,用其宅基地建房,進而逐漸形成了避暑房市場。后來,開發商也參與進來。沙玉山介紹,到2011年底,開發建成達70萬平方米的休閑避暑樓盤。2012年,蘇馬蕩開發進入鼎盛時期,最熱鬧時40多個小區同時開工,160多座塔吊旋轉于青山間。
“這么發展下去可不行,部分村民確實富裕了,可環境破壞、社會秩序混亂、公共服務不到位,難以持續啊!”全國政協委員王偉的話觸到了蘇馬蕩的痛點。
同樣是2012年,恩施州、利川市領導開始高度重視蘇馬蕩的開發建設管理問題,先后召開30多次現場會和推進會,專題研究蘇馬蕩的開發建設管理問題,并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指揮長的蘇馬蕩建設指揮部。起初,利川市采取“堵”的辦法,對蘇馬蕩手續不全的違規建筑實施強拆。
然而,市場發育至此,強拆是拆不完的,還會造成較大的社會矛盾。“很快,我們轉換了思路,由‘堵’變‘疏’,嚴格遵循‘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原則,科學編制發展規劃,嚴控違法開發和建設行為,走規范化、集約化之路。”沙玉山對考察組說。
這一轉變讓蘇馬蕩進入了良性發展的快車道。考察組看到,如今的蘇馬蕩,一座座現代化的小區呈現眼前,村子有了寬闊的馬路,新建了農貿市場、停車場和市政廣場,還投資興建了自來水廠、垃圾填埋場和污水處理廠……隨著地產物業、旅游、物流、餐飲、運輸的火熱,2016年,蘇馬蕩從業人員達到兩萬余人,游客達到200萬人次,常住游客達到16萬人,其中相當部分是來旅游度假的。
蘇馬蕩的產業扶貧效果是明顯的。王厚軍介紹,由于旅游、養老及其他產業的發展給當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2萬余個,帶動周邊3萬多村民脫貧致富。“2015年底,蘇馬蕩所轄8個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2萬元、戶均存款73.2萬元,分別較2011年增長2.6倍、8.8倍。”
“蘇馬蕩通過‘旅游+地產’養老推動貧困山村農民脫貧致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了積極作用,其經驗值得總結。”全國政協委員王壽祥說。
編輯:梁霄
關鍵詞:全國政協民宗委 健康 養老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