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農村娃684分進清華:撿廢品養家 一直是家里頂梁柱
成績優異 他是這個家庭最大的驕傲
2014年,龐眾望以優異成績考入吳橋中學,高中離家遠,一個月才能回一次家。在初升高的那個暑假,眾望覺得不能天天陪在母親身邊了,母親可能會感到寂寞,便悄悄給母親寫了30封信。
“您有頭疼病,每天可別忘了吃藥”“您以后別喝生水,天氣一天天變涼”“學校我們提前看過了,可好了,您別擔心”……眾望走后,龐志芹讓父親龐書強給她念,聽著聽著她就淚流滿面。
李瑩是龐眾望高中三年的班主任,她告訴記者,眾望家里的情況遠比他申請貧困生補助描述的文字情況糟糕,本以為眾望會比較自卑,沒想到他很陽光,如果不是親眼看到他家里的情況,誰也不會想到他來自這樣的家庭。
雖然家境貧寒,但眾望一直保持樂觀、心存感恩。去年村里修路招義務工,他恰好周末回家,拿個鐵锨就去了,那天他手上磨起了6個水泡,身上被汗濕透。
在繁重的家務和農活之外,眾望始終沒放棄學業。2016年,他代表學校參加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獲得二等獎;參加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獲得三等獎;在第三十三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獲得二等獎……
眾望在學習上下了很多苦功,也得到了多方幫助。“剛上高中時,英語成績不好,老師天天盯著,我被喊去最多的就是英語老師的辦公室。”眾望說,學校的學習氛圍很好,校長常跟同學們聊天談心,學習上遇到的難題,總能很快得到解決。
龐眾望的姥爺有一個布包,里面裝滿了眾望從小學到高中所獲得的獎狀。他的母親會時常翻看這些獎狀,這也是龐志芹最欣慰的事情。
編輯:梁霄
關鍵詞:農村娃 清華 廢品 頂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