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網絡“黑稿”何時休
日前,多家互聯網企業聯合發布《反商業詆毀自律公約》,引發業內外廣泛關注。這一公約旨在呼吁倡導文明的商業環境,聯合打擊商業詆毀,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互聯網健康發展。
在企業競爭中,利用抹黑對手的“黑稿”進行商業詆毀,是近年來新出現的互聯網亂象之一。“黑稿”泛濫,演變成不正當競爭的“黑武器”,不僅侵害了相關企業的商業信譽,也攪亂了新媒體行業秩序。業內人士呼吁,共同打擊商業詆毀亂象,促進新媒體行業的健康發展。
“黑稿”引發訴訟頻頻
近兩年,自媒體和企業之間的糾紛呈明顯上升趨勢,多個自媒體賬號因涉嫌發布“黑稿”等不實文章,被企業訴上法庭。
今年3月,美團點評向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起訴自媒體“互聯網分析師于斌”,稱其在多個賬號內發布與事實不符的文章,侵犯了美團點評的名譽權,要求對方立即停止侵權、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并索賠人民幣1000萬元。今日頭條也將這篇文章定義為“黑稿”,并給予該作者4天內不得發布消息的處罰。
今年2月,優信二手車起訴自媒體“互聯網熱點分析”,認為其發布的文章不實,企圖誤導公眾、營造企業負面形象,要求被告立即刪除賬號相關侵權文章,停止對原告名譽權的侵害。
今年1月,淘寶公司起訴自媒體人馮東陽,認為其文章故意混淆淘寶和天貓兩家主體,要求馮東陽在媒體中刊登公開道歉聲明,以消除對淘寶的不利影響。
時間倒回到1年多以前,萬達集團也曾“怒懟”自媒體。2015年11月,微信公眾號“頂尖企業家思維”發布一篇文章,冒用王健林名義發布“犀利”言論。萬達集團隨即發布聲明,稱該文誤導讀者,侵害王健林名譽權,要求公開道歉,索賠1000萬元。
除了企業與自媒體的“交戰”,不少企業間也頻頻因“黑稿”引發口水戰。從手機、電商到共享單車,臺前稱“友商”、背后“捅一刀”的公關伎倆,讓人看得云里霧里。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媒體 黑稿 企業 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