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美國課程被“平移”到浙江中小學 歷史課變手工課
美國老師的教具
讓中國老師驚呆了
花這么大力氣進“美國課堂”,孩子們覺得如何?
小學生們有些還適應這樣的課程,尤其是在語言上。“老實說,Mariam老師說的話我只聽懂了50%,大部分依靠圖片或手勢來猜。”四年級學生小徐坦言,“下午的課程比上午有趣得多,因為下午我們都是做手工和練投籃,不像上午,一直要聽Mariam老師說話,壓力太大了。”
更逗的是隔壁班小汪的說法,據說是大多數同學的感受:“我挺喜歡Mariam老師的課,生動有趣,就是感覺老師上了一天課,沒說啥知識點,也沒有家庭作業,心里有點空落落的。”
“今天是我來賣魚橋小學教學的第一天,并未遇到任何困難,在和中國孩子交流時,除了在一開始有些隔閡外,后期和學生們相處得挺好,教學進度和預想計劃也相差不大。”Mariam老師說,“和美國學生比,中國學生更愿意配合老師的教學要求,英語基礎也好,還會積極學習,盡量用英語回答問題,這讓我覺得非常開心。”
當美國老師上課的時候,中國老師也在悄悄“偷師”。和美國同行接觸了一天,賣魚橋小學的老師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他們對教具的運用:“你簡直不能想象他們有多少教具,什么東西好像都能被他們拿來當教具!”
來中國前,美國老師們提前寫了自己需要的教具,拜托中國同行幫忙準備,錢報記者看了眼,整整三頁a4紙,牙簽、吸管、棒冰棍算是普通的了,還有老師需要棉花糖、意大利面條、面粉、冰塊、化妝刷、搗碎的鉛筆芯等等。
“這還不算,他們自己又從美國運了一大堆教具來,平均每人三大箱,接他們的大巴都裝不下。”賣魚橋小學一位老師向錢報記者爆料,“有位老師還帶了4袋玉米,說是來自印第安納州4個不同的地方,預備在課堂上教孩子做爆米花,然后品嘗,告訴他們,不同產地的玉米做出來的爆米花有不同的味道。”(本報記者 沈蒙和 本報通訊員 楊希林)
編輯:梁霄
關鍵詞:美國 課程 浙江 歷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