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九旬老太堅持要入黨 恪守家訓的她這輩子圖什么?
掛在墻上的家訓
這是達式華家的家訓。1952年和愛人在大連結婚時,他們倆就商量著把這句話作為家訓,一直放在心里,落在行動上。
要做到,這真的不容易!
1958年,達式華所工作的醫院組建醫療隊下鄉,達式華第一個報名,“大家都有孩子,而且家里沒有老人幫襯。”達式華回憶道,“那時候我女兒雖然才1歲多,但好歹有母親照看,就咬咬牙,狠心下了鄉。”
這么一下鄉,就是8年,這當中偶有假期回家看女兒,女兒總是躲在角落里,不認識媽媽了,“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挺對不起我媽和女兒的,但那時候別人真的有難處,我自己苦一點,熬熬就過去了。”
1983年,達式華和愛人離休,來到杭州準備頤養天年,沒想到一到杭州,達式華就當上了“小巷總理”,在居委會幫忙。
1986年,達式華一家搬進了翠苑一區53幢,更是成為了整個小區的義務保健醫生。
在今天的達式華看來,當時是環境所迫:“整個翠苑區塊連條修好的路都沒有,更何況是醫院之類的配套。”但也是家訓使然,“別人有困難,該幫能幫總得幫呀!”
那時候,離翠苑最近的醫院是市一醫院,沒有公交車,往返一趟特別費時間,因此誰家要打針掛水,都是拿了藥,讓達式華上門來幫忙。
小區孕婦產前、產后的監測檢查,也都是達式華一手料理,“那時候哪像現在,婦女從懷孕到要生,一次都沒有去過醫院的大有人在。”她說,“我就上門去看看孕婦腳腫不腫,血壓高不高,做好孕婦監測。”
讓達式華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個孕婦高血壓,幸虧讓她給碰上了,“孩子還沒要生,人要先抽(搐)過去了,剛巧我到她家做孕婦監測,一看不對勁,趕緊拜托了樓下一小車司機,把人送醫院去了。”
產后的監測也不省心,達式華要教新手媽媽們怎么給孩子洗澡,怎么喂養,“年輕人不懂,年級大的又都是老觀念,都得手把手教過來。”
那些年,幾乎翠苑一區每個孕婦的家里,達式華前前后后要跑上數十趟;每個孕婦生產,都是達式華親自護送入院,“都是半夜去的,我們居委會還特意備了一輛三輪車。”
這一紙家訓,還在傳承。女兒結婚那年,達式華和愛人把家訓掛上了廳堂。女兒女婿都是做醫生的,鄰居有人生病來尋求幫助,達式華總是催著,讓他們快點去。她在社區的工作室搞活動,也總讓后輩去幫忙。
會累嗎?“不累!跑一跑還鍛煉身體。”達式華說,“更何況是為人民服務啊!”
編輯:梁霄
關鍵詞:九旬 老太 入黨 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