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同濟土木工程博士畢業生自愿赴西藏日喀則服務基層
在6月30日舉行的同濟大學2017屆畢業典禮上,10名畢業生榮獲該校今年首設的“揚帆獎”特等獎,其中9人即將遠赴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工作,1人為青海選調生。在這9名赴西藏自治區的畢業生中,有1名博士,來自該校土木工程學院結構工程專業,名叫占冠元。他也是今年滬上自愿選擇赴西藏自治區服務的唯一一名博士畢業生。
就讀于同濟王牌專業,又獲博士學位,留上海工作,薪酬不菲,前程似錦,占冠元的這一非常規選擇令許多人著實不理解。畢業典禮上,占冠元講述了他不尋常的成長經歷,表達著他深重的感恩之情,以及矢志為盡可能多的人們服務的執著決心。
占冠元生長于安徽省懷寧縣的一個小村莊,家境貧寒,因父母忙于出工干活,出生僅40天的他就被寄養在同村鄉鄰家中,用米糊喂養長大。兩歲后由大他三歲的姐姐照顧,姐姐讀到初中三年級時被迫輟學。為此,兒時的他就立下志向:“我要當一名校長,讓所有的孩子都有書讀,一個都不能少。”
在成長的過程中,承受了這么多沉甸甸的愛,讓占冠元自小就懂得了珍惜和感恩,也學會了自強不息。自上大學起,他就一直依靠自己的雙手打零工,撿過礦泉水瓶、掃過地、扛過鋼板、洗過馬桶,來掙取學費和生活費。打零工回來,他又借著公共廁所的燈光完成高等數學作業。大學期間,他還無償輔導了5個貧困家庭孩子的學習。他說,他心中一直有“服務社會”的情懷,本科畢業時,如果有支教崗位,他一定會選擇去西部。
在艱苦奮斗中,一路讀完碩士,本來規劃局、供電局等熱門單位都向這個勤奮踏實的年輕人投來橄欖枝,可占冠元依然堅持自己的理想,到國內土木專業最好的同濟大學深造。他還將身體狀況不佳的父母帶來上海一起生活,以盡孝道。
在同濟大學讀博期間,他少有周末休息時間,科研任務繁重,還要兼職做一些工程技術人員的培訓。同濟土木工程豐厚的學術養分滋養著他,導師馬人樂教授教導他,做工程、做設計要時刻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盡可能用最好的作品去為社會節約資源、創造價值。
在同濟,他還時時感受著溫暖的關愛:何敏娟教授經常找他談心,詢問生活是否存在困難;師兄師姐出國前把他們所獲獎學金全額贈予他。這些真誠的關心與幫助,一直激勵著他去幫助更多的人……正如他所言:“做出這個決定,并非一朝一夕”。
記者問起他的理想,他說,最想做的是“當教師”和“行政服務”,為的是可以服務盡可能多的對象。當一名教師,可以言傳身教,影響一代又一代人;做好行政服務,比如服務鄉鎮,可以造福后代。為此,在同濟求學期間,他還去旁聽一些大牌教授如何授課,悄悄做著準備和積累。他還說,人的價值并不在于能賺多少錢,在確保能養家糊口的情況下,應該集中有限的精力去做更多更有意義的事情。
臨近畢業的幾個月里,他更加關注著西部的相關消息。今年4月,面對赴日喀則地區就業的機會,他熱血沸騰,當即報了名。“我就想為西部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從一點一滴做起,為加快西部的基礎建設與信息化進程做出努力,同時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去服務好西部的各項工作。”他言語樸實而誠懇。
事實上,赴西藏自治區工作,也意味著他要克服旁人難以想象的諸多困難,因為他不僅上有老,還下有兩小,一個即將上小學,另一個僅有幾個月大。可他卻笑著說道:“只要我把家人安頓好了,我將義無反顧地去做我自己覺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事情。”“畢業了,我想應該為社會做點什么,去服務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話音未落,全場掌聲雷動。
“無論身在何處,我們心中一定要有愛:愛學習、愛生活、愛他人、愛社會。我們一定要牢記同濟人的使命與責任,傳承同濟精神,腳踏實地,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同濟人!”這是他身為學長對學弟學妹們的真切寄語。
同濟大學校長鐘志華表示,今年9名同濟應屆畢業生自愿選擇赴西藏自治區的基層工作,這種志存高遠的責任感和甘于奉獻的精神,彰顯了同濟人共有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特別設立“揚帆獎”,是同濟大學為進一步引導和鼓勵畢業生赴基層、中西部和重點領域就業創業而新推出的又一重要舉措。2017年“揚帆獎”共有159名畢業生受表彰,除10位特等獎獲得者外,還有20人獲一等獎、60人獲二等獎、69人獲三等獎。(黃艾嬌 姜泓冰)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同濟 服務 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