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通河大米國際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不斷壯大的林下經濟
通河縣林業資源非常豐富,全縣轄區面積中74.6%都是森林,而且林下產業發展已經具備一定基礎。通河有全國最大的藍莓種植基地,已獲得國家環保部有機食品認證,全縣有機藍莓種植面積近萬畝。去年以來,我們明確把發展林下經濟作為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以大果榛子、林耳(菇)、林藥等特色種植和林禽、林畜等特色養殖為重點,培育建設了一批引領帶動示范基地,形成林下產業集群。截至目前,全縣發展大果榛子種植10萬畝、木耳2億袋、中草藥15萬畝、地擺靈芝120萬段,藍莓、赤松茸、蘆筍、萬壽菊等林下作物種植面積也不斷擴大,另外養殖林下雞鴨鵝、鵪鶉、大雁等350萬只、林下豬牛羊50萬頭和養蜂20萬箱,林下牛、林下羊、林下雁和林下鵝等林下禽畜養殖基地初步建成,林下經濟產值已經達到40億元。林下經濟產業的強勢發展,不僅促進林業職工和農民實現增收,也為我縣經濟發展打造了新的增長點。今后,通河將進一步擴大林下經濟規模,并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努力打造全國林下經濟發展強縣、全國大果榛子第一縣。
四時皆宜的生態旅游
通河縣依托縣域內大河流、大濕地、大森林等自然景觀,初步建成了國家AAA級景區鏵子山地質公園、岔林河漂流、大通河桃花源景區、國家級二龍潭濕地公園、烏龍國際狩獵等生態景區,生態休閑旅游產業作為服務業的主導作用越來越凸顯。已成功舉辦十一屆鏵子山登山節、黑龍江省山地自行車公開賽、全省無人機航拍大賽等一系列重要賽事活動,有效展現通河縣的生態資源、民俗文化、旅游風光、城市建設等自然風貌。當前,通河已經具有登山、漂流、狩獵、溫泉、濕地觀光、江上旅游、養生養老等多重旅游資源,在全民旅游的休閑度假時代組合優勢十分明顯。新一屆縣委、政府領導班子迎合旅游市場需求,對通河旅游發展的戰略進行了再定位,從原來的景點旅游模式轉變為全域旅游模式,由全國頂級的旅游策劃團隊做了旅游發展總體規劃。規劃中創立了“時尚哈爾濱、嗨動在通河”品牌形象,主打度假體驗、主題娛樂、健康休閑類旅游產品,明確了“一城一帶一圈”、“二河三山四湖”建設規劃格局,做精“城區游江賞景、山林有氧健身、濕地觀光品魚、山溪漂流戲水、寒地溫泉療養、農家度假采摘”休閑旅游主打產品,大力實施登山索道、高山滑雪、森林狩獵、房車營地、影視基地、自駕車營地、航空小鎮、游艇碼頭等一批特色旅游項目,配套做優旅游延伸服務,建設富林鄉森林旅游小鎮、烏鴉泡溫泉小鎮,推進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打造北方知名的“健康養老勝地”,叫響“長壽之鄉”美譽,實現通河縣旅游養老產業突破性發展。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通河 旅游 林下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