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我國學者對50萬人追蹤7年后發現

做到四點,預防八成糖尿病

2017年06月29日 15:52 | 作者:汪穎 | 來源:生命時報
分享到: 


專家小傳

呂筠,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教授,中華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分會第七屆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

呂筠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呂筠 


近日,一篇發表于《國際流行病學雜志》的研究表明,只要保持4項健康指標達標,就可預防近八成的2型糖尿病。為此,《生命時報》記者對研究第一作者——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呂筠——進行了專訪。 

呂筠教授介紹道,這項研究對中國50萬中老年人群隨訪了約7年,重點關注了以下4種健康生活方式因素:保持正常體重,即體質指數(BMI)在18.5~23.9千克/米;避免腹型肥胖,腰臀比男性<0.90,女性<0.85;飲食多蔬菜和水果而少紅肉,適當地以面食或其他全谷類替代大米;積極運動,每周至少中等強度運動150分鐘。研究結果顯示,與這4項都做不到的人相比,具備至少3點者,發生2型糖尿病的相對風險可降低80%。呂筠告訴記者:“如果所有人都能夠堅持這樣的健康生活方式,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可以預防近3/4的2型糖尿病發生。” 

呂筠對研究結果進行了詳細解讀。保持正常體重。肥胖,包括體質指數和腰臀比超標在內,是國人糖尿病發病的最重要危險因素。在本研究人群中,歸因于體質指數和腰臀比超標的新發糖尿病分別有34.4%和39.8%。體重如果超標,或是上下波動較大,體內的胰島素也會隨之發生劇烈變化,最終胰島素敏感性變差,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注意腰臀比。脂肪多分布在腰、腹等部位的人,應格外當心糖尿病的造訪。腰臀比越小越健康,一般女性比值在0.85以下,男性0.9以下,都屬于健康范圍。當此比值大于1時,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會明顯增加。 

健康飲食習慣。研究顯示,隨著紅肉或精白米攝入量的增加,個體發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也上升。吃精白米升高糖尿病風險主要與其升糖指數較高和導致的高血糖負荷有關。曾有研究指出,增加全谷物、果蔬、魚、禽肉等膳食攝入,同時減少紅肉、加工食品、甜飲料及淀粉質食品的攝入,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 

堅持每周運動。如果要達到預防2型糖尿病的效果,每天需要中等強度身體活動至少半小時,每周累計150分鐘以上。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至關重要,日常工作中也應盡量多走動。 

戒煙。吸煙也可增加糖尿病風險。曾有研究顯示,與不吸煙人群相比,主動吸煙人群的糖尿病風險要高出37%;在不吸煙人群中,那些長期吸入二手煙的人,糖尿病患病風險比不吸入二手煙的人高22%。 

限酒。研究中提到,每日適量飲酒(酒精量<30克)可降低2型糖尿病風險。但是呂筠表示,飲酒對健康的影響較為復雜,適量飲酒對某些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但可導致另外一些類型的健康問題,如惡性腫瘤等。“對于不飲酒的個體,不推薦開始飲酒;對于有每日飲酒習慣的個體,則推薦適量飲酒,切勿過量。” 

呂筠強調,只有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疾病發生,才是降低人群疾病負擔的最根本辦法。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糖尿病 預防 健康 風險 呂筠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 | 色久国产第一页 | 午夜精品影视国产一区在线麻豆 | 日韩在线精品一二三区 | 新国产福精品利视频免费 | 性欧美老妇乱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