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新疆醫科大學教授何秉賢六十載扎根邊疆:“一輩子最驕傲的事”
“一輩子最驕傲的事”
——記新疆醫科大學教授何秉賢六十載扎根邊疆的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
作為知名的心血管病專家,他曾是我國第一代援疆人中的一員。何秉賢,出生于浙江,18歲時在上海參加解放軍,參軍一年后考上了蘭州大學醫學院。5年后,“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服從組織分配”——何秉賢在“大學畢業志愿書”上留下這兩句話。最終,他與13位同學一起踏上了奔赴新疆的漫漫長途,在那遙遠的地方一待就是一輩子。
何秉賢教授(右二)來到病房查看病人的病情。資料照片
如今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說:“得知分配到新疆的消息非常興奮,我認為是很自豪、很光榮的事,說明黨組織信任我,才會讓我到艱苦的地方去。那個時候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剛剛成立,首府烏魯木齊還很落后,現在大家都知道的地標西大橋,那時就是一座小小的木頭橋。”
當時,整個新疆只有十幾位正式的科班醫生,醫療設備非常落后,缺醫少藥情況嚴重。“緊張的時候一張病床橫著躺幾個病人,連腳都伸不直。”憶往昔,何秉賢仍記憶猶新。
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何秉賢開啟了自己的行醫生涯,一步步走向心血管疾病領域的金字塔尖。
醫院的同事都說何秉賢身上有一股倔勁兒。看病時,遇到再棘手的病人他也不輕言放棄,研究起學問來,一頭扎進去不管不顧,就像著了魔。
“文革”期間,不準醫生看書、搞科研,翻閱外文書籍尤其是大忌。何秉賢找關系從圖書館借來英文版的醫學書籍,偷偷躲在一間陰暗的地下室里翻閱,默默記錄筆記,總結積累了許多有價值的素材。之后,他將所學知識與臨床經驗結合,撰寫了一部50多萬字的著作《臨床心電向量圖學》。
編輯:梁霄
關鍵詞:新疆醫科大學 教授 何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