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 畫里有話
中國湖泊“富貴病”漸愈 曾屢次向“藍藻和水葫蘆”開戰
為了考察減排的成效,天津大學環境學院教師童銀棟團隊歷時2年多,對遍布中國從南到北幾乎全部省份的862個湖泊,進行了水質數據的跟蹤分析。
他的研究聚焦了導致湖泊水體富營養化的一個關鍵要素——磷。研究結果顯示,在2006~2014年間,60%的湖泊中磷元素含量從每升80微克下降到了每升51微克。“磷含量的下降標志著富營養化現象發生風險減少,也是研判湖水整體質量是否好轉的重要指標之一。”換句話說,中國湖泊的“富貴病”正在慢慢治愈。
這項首次對中國湖泊統一測量磷含量的研究,近日在線發表于英國《自然》雜志子刊《自然-地球科學》。
看上去非常干凈的水,喝了也可能會死人
學的是環境科學專業,又做了許多關于水的研究,童銀棟見過各種顏色的“病湖”。那些深深淺淺的綠色、藍色,亦或是大片的紅褐色,“其實是水中姿態各異的微生物本身的色彩。”
很多時候,他能從水的顏色,讀出岸上的故事。在他的經驗里,如果水體呈現鐵銹色,往往周邊可能有工業區或是礦山,“那是三價鐵離子呈現的顏色”。
湖水的顏色也會隨著季節變化。童銀棟注意到,同樣一個湖泊,冬天比夏天看上去更清澈一些。在一些農業種植密集的區域,這種季節差異更為明顯。因為夏天是農作物集中施肥的季節,而冬天,低溫可以將水中的藻類等生物凍死。
“但這并不能說明水的質量變好了,水體中各種營養物質的濃度可能依舊很高,只是表現得不明顯。”
童銀棟記得,在他的老家附近有一條河,河水湛藍、清澈見底,看上去非常漂亮。“但那微微發藍的水,其實含有大量銅離子,因為周邊有大量銅加工廠。”他說,銅離子有很強的殺菌能力,濃度過高便會將水中的魚類等生物全部殺死,“所以看上去非常干凈的水,喝了也可能會死人。”
童銀棟更愿意拿數據來說話。在他為中國湖泊開具的這份“體檢報告”中,在2006年到2014年這8年跨度的時間軸上,確確實實呈現了一個逐步向好的箭頭。
編輯:梁霄
關鍵詞:中國 湖泊 藍藻 水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