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科大之問--“中國科大現(xiàn)象”啟示錄(上)
科大校園內的路名少有韻味:“勤奮路”“紅專路”“理化路”……;更簡單的是系名:一系,數(shù)學系;二系,物理系;三系,化學物理系;四系,近代物理系……;連校內教學樓和實驗樓,在科大人口中也被簡化成教學一教、二教、“十八層大樓”……
大象無形,簡單質樸。
科大治學嚴謹,學術之風濃厚。幾代科大人保持刻苦嚴謹?shù)膶W風校風仍是中國高校中醒目的一道風景線。
這里是大師教學的殿堂——
“今天同學們來到科大,一定要知道你選的專業(yè)、你從事的行業(yè)在中國處于什么樣的地位,在世界格局中的單點創(chuàng)新意義是什么……”
2017年5月26日,科大容納千余人的大禮堂內座無虛席,大一新生最后一節(jié)“科學與社會”課正在進行,科大校友、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正在講授人工智能走勢。
此前的一個學期內,萬立駿、潘建偉、王中林、曹雪濤等院士已陸續(xù)給新生講授過這門課。
讓大師、教授執(zhí)教一線是科大的傳統(tǒng)??拼蟮膶W院院長、系主任大多由中國科學院研究所的院士、專家兼任,學生有比其他大學學生更多的機會與科學大師對話。
畢業(yè)于科大的我軍空氣動力試驗技術專家胡成行回憶,從本科一年級起,華羅庚、嚴濟慈、郭永懷這樣的科學大師當時就給他們上課,這些大師不僅講課精辟、清晰,更言傳身教了嚴謹求真的治學態(tài)度。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從“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彭桓武、陳芳允、于敏,到近年來陸續(xù)問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趙忠賢、陳仙輝、潘建偉等科學大家,都站在講壇上解疑釋惑。
史濟懷,這位自1958年科大創(chuàng)辦的那一天開始走上講臺的著名教授,在本科生講臺上一講就是50多年。退休返聘后,他仍然堅持一周6課時的工作量。他講授的《數(shù)學分析》、《常微分方程》等多門基礎課,至今仍在網絡上被學子們熱搜學習。
這里有新人們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
在科大,有崇師尊長之傳統(tǒng),但少有論資排輩之弊端和學術門戶之見。從建校初期,老一代科學家們就帶來了學術上“和而不同”的良好風氣。數(shù)學系華羅庚、關肇直、吳文俊“三龍”同掌一門課,輪流登臺授課,按照各自風格培養(yǎng)弟子,在校史上傳為佳話。如今,在科大量子研究領域,郭光燦院士雖與后輩杜江峰、潘建偉等人的研究路徑不同,但并不以學術權威自居,為晚輩讓路鋪路的寬容氛圍仍是美談。
受益于包容的學術氛圍,一批70后、80后的教授、學術帶頭人在科大不斷涌現(xiàn)。陸朝陽,致力“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tài)”研究,被《自然》雜志評為“中國十大科學之星”;馬明明,因仿生智能材料研究摘取2015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學者獎”;周榮斌,因生命科研方面的杰出研究成果,成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這里還是學術不設禁區(qū)、寬容“異想天開”的樂土——
科大許多新的學科都是從無到有地建立起來,成為原始創(chuàng)新的前沿陣地:如火災科學、極地科學、量子科學,這些學科在剛起步時,很少有人能夠理解,但科大總是鼓勵創(chuàng)新,爭取支持。
前些年,工程學院的梁海弋教授總有些“古怪”的想法,比如想弄明白公雞行走時為何顛脖子,他向學校科技處申請經費,居然得到支持。他最終研究發(fā)現(xiàn),公雞顛脖子能讓眼睛更精準定位目標,這個成果就被應用于機器人目標跟蹤技術之中。
不以文章“論英雄”,鼓勵學術探索——
在科大,不以簡單的發(fā)論文數(shù)和爭取科研項目數(shù)來給老師計“工分”。“愛坐冷板凳、不愛接受采訪”的中科院院士、科大物理系教授陳仙輝始終專注于新材料探索和研究。他在高溫超導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前十多年一直默默無聞,如果嚴格按照發(fā)表論文數(shù)量進行考核,在一些學??赡茉缫驯惶蕴?。2008年,他在國際首次獲得臨界溫度達到43開爾文的鐵基化合物超導體,突破了此前學界公認的“麥克米蘭極限”。這一重量級發(fā)現(xiàn)刊登在《自然》雜志上,成為我國物理學科近十年累計被引用次數(shù)最多的論文,他本人也因此與趙忠賢院士等人一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秀山居良木,良巢鳳來棲。
正是這種獨特的精神氣質和環(huán)境氛圍吸引著眾多人才,依戀科大、扎根這里。
目前,科大現(xiàn)有的1900余名教學與科研人員中,教授、副教授占比達近七成,其中兩院院士有47人,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7人,“千人計劃”“青年千人計劃”超過200人,教育部“長江學者”48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1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7人。
量子計算專家杜江峰院士,從本科算起已經在科大學習、生活和工作了30多年。他坦言,無論是從待遇還是從地理環(huán)境上,確實找不到待在合肥這么多年的原因。甚至他的父親至今還對他沒有去大城市耿耿于懷?!翱晌也辉敢怆x開,這里有種獨特的精神在吸引我,我喜歡這個地方?!?/p>
紅專并進——勇于創(chuàng)新,追求卓越,報國育人創(chuàng)建國際一流大學
能否是一流的大學,不在級別高下,不在追名逐利,而在是否容得下一張安靜的書桌,是否守得住“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報國育人志。
“多年來,科大人始終堅守科技報國、銳意創(chuàng)新的執(zhí)著,嚴謹?shù)男oL既體現(xiàn)在一代代先生的治學風骨中,更浸潤在一批批學子的舉手投足間?!敝袊拼簏h委書記許武說。
大學是大學生的大學。擁有國際一流的校風,才能創(chuàng)建出國際一流的大學。
走進科大,仿佛置身一方凈土。沒有車馬喧囂,沒有市井浮躁。滿目所見,是行色匆匆、背著雙肩包的師生;兩耳所聞,是關于課程公式、實驗數(shù)據(jù)的探討。
“處處皆有大師,轉身即可討論?!边@是科大人最怡然的場景。學術一流,學風醇厚,集物理、數(shù)學等基礎學科之優(yōu)秀學子,曾有“不要命的上科大”之稱。
中國科大曾發(fā)生過這樣一個故事:前些年科大的二教樓晚自習時突然停電,于是同學們又喊又叫地往樓下走,中途突然又來電了,正在下樓的人潮立即回流。幾分鐘之后,整座大樓已是鴉雀無聲。有旁觀者驚嘆:“科大人學習起來真可怕!”
重視基礎課是中國科大的傳統(tǒng)。科大創(chuàng)建時,以科學與技術結合、理工結合為特色;科大的教授稱,與北大相比,科大要多學工科的知識,與清華相比,要多學理科的知識。
在我國傳統(tǒng)大學教育強調分系分專業(yè)培養(yǎng)專門化人才時,科大反其道而行之,強調寬口徑培養(yǎng)人才。所有的系都對數(shù)理化基礎課程要求十分嚴格,一名四年制的學生,入學不分專業(yè),前兩年都需要學習數(shù)理化。
科大物理學院的本科生謝禹至今記得,光數(shù)理這一門課,就分別有三位教授,從數(shù)學基礎知識、核物理基礎研究和一線科研成果三個方向進行講授,讓他“大開眼界”。
“所系結合”的研究型教育是科大人才培養(yǎng)的另一特色。利用中科院下屬的一百多個研究所作為科大學生的科研實踐基地,本科生可以早早進實驗室,“聞聞科學的味道,接受科研的啟蒙。”
科大信息學院大二學生韓金恒曾利用大二寒假專門申請去成都光電所觀摩實踐一周,深有感觸:他所學的正是量子通信急需解決的難點之一,堅定了今后學習和科研的方向。
因材施教,高質量培養(yǎng)??拼笤谌珖咝V新氏韧茝V少年班經驗,因材施教、實現(xiàn)100%自由選擇專業(yè),本科一年級讀完后,學生可根據(jù)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申請自由調換專業(yè)。遵循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律,實施“精品”培養(yǎng)。
科大一貫把學生定位于大學的中心。“1860”,這是科大近十幾年來幾乎沒有變動過的本科招生人數(shù),被戲稱為“恒數(shù)”,即便在全國普遍追求規(guī)模和擴招的時候,科大仍然不為所動。
中國科大的主要考慮是,讓學生擁有充裕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以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來到科大,會意識到老師和身邊同學的價值追求,更加注重的是對祖國、對科學的赤誠,人就會變得不俗?!瘪R上就讀大二的00后姑娘郭尖尖在科大的熔爐里淬煉成長著,“我承認我被影響了、改變了!”
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才有希望。
正如科大校友、中科院院士王志珍所說:中國科大擁有大學自己的獨立性,保持著圣潔與寧靜?!霸诳拼?,官本位是沒有市場的,尊重學術是科大文化的基本色。也正因為如此,科大人不跟風、不盲從、不左顧右盼,擁有與眾不同的氣質和魅力?!?/p>
“瀚海星云”是中國科大BBS的站名——如今,在中國科大,一代又一代科大學子在這所“科技英才的搖籃”里不斷成長,承瀚海之遼闊,比星云之光華。(記者楊玉華、張旭東、王敏、徐海濤、梁強、陳諾、胡浩、周暢)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中國科大現(xiàn)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