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讓“半份菜”消費持之以恒
前不久,筆者外出辦事,中午去一家小餐館吃飯。坐定后,老板遞過來的菜單上都是幾十元一份的菜,青菜都要18元。我就一個人,單吃一份青菜覺得下不了飯,加個葷菜又吃不完,既浪費了錢,又浪費了菜。我問老板:“可不可以點半份魚頭燒豆腐、一份青菜?”老板冷冷地說道:“我從來沒聽說有點‘半份菜’的。”我說:“我一個人吃不完,帶走又不方便,浪費了可惜。”老板又說:“現在都有錢,浪費一點算什么?”老板堅決不做“半份菜”,無奈,我只得要了一個青菜。
吃不完也得整份地買,在一些學校、機關食堂也是如此。某中學食堂,規定學生用餐每人每餐12元的標準,菜品為兩葷兩素。對于男生來說,有時參加打球、跑步等體育運動,消耗大,一份標準餐不夠吃,要再來半份才能吃飽。有些女生吃一份標準餐太多,吃半份又不太夠,能減掉其中一兩個菜剛好,但食堂卻說減菜可以,錢不能減。每餐12元的標準太死板,想光盤也沒辦法實現。
“半份菜”推行遇冷、受阻,一方面是餐飲業者過分精于成本算計,忽視社會效益,認為一份菜與半份菜的人工成本幾乎相同,等于減少了利潤,賣半份菜不合算;另一方面,也正像有的餐飲業者說的那樣,經濟富裕了,點“半份菜”有失面子。要讓“半份菜”持之以恒地流行,餐飲業者不能光追求利潤最大化,更要擔當起社會責任,做倡導“光盤”的先行者;消費者應當摒棄講排場、愛面子、講攀比的陋習,主動點“半份菜”;政府主導、制度約束也必不可少,相關監管部門要履行職責,在宣傳上發力,在監督上用心,讓節儉理念深入人心,以有效的制度督促餐飲業主、消費者供應、消費“半份菜”。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半份菜 消費 持之以恒 老板 半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