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高考填報志愿:APP眼花繚亂可靠嗎?高價咨詢靠譜嗎?
高價咨詢服務“靠譜”嗎?
記者粗略統計了數位家長的意見,大部分對這類服務產品還是持觀望甚至懷疑的態度。
“知道一些APP,但沒用過,覺得沒必要,志愿填報關鍵還是家長或學生最后怎么選。”江蘇一名應屆高考學生家長徐女士說,等過幾天分數出來,參考往年數據自己權衡。目前手里有一本學校發的參考書,涵蓋了前3年全國大學的錄取分數,還有一個學校搞講座時專家推薦的光盤,花了300元。
上海一考生家長周女士說:“半信半疑輔助填志愿的機構,除了輔導入會費,有的還推出性格測試,我覺得這對志愿填報來說不是很靠譜。”
升學服務平臺“高考錄取吧”創始人胡浩告訴記者,消費者有這樣的反應很正常,因為這個行業良莠不齊,門檻低、人員雜、規范差。目前,比較常見的產品有兩類:一是由系統程序產生的志愿填報推薦,二是“一對一”專家服務。
首先是數據。雖然主要來源是教育部、省教育考試院、高校,但是統計口徑、維度、質量不一,導致最后分析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參考性會有偏差。因為不同公司獲取數據的方式不一樣,有的通過公開信息,有的通過非公開信息或者技術手段破解等,其中可能會出現數據串行、識別偏差、處理出錯等。
其次是專家。針對高考市場,服務越來越多元化,尤其是鎖定在可能差幾分就能上個好學校或者平時成績中不溜的一批學生家長身上,所以數萬元的專家費,針對的不僅是發榜后“一錘子買賣”,還包括從高三開始就對學生進行成績、性格、興趣評估分析,以及對家長培訓、心理咨詢等。但是專家隊伍魚龍混雜,有多年從事教育、招生的正規軍,也有一些兼職,甚至還有去年積累了一些填報經驗今年就來“講課”的家長。
編輯:梁霄
關鍵詞:高考 填報 志愿 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