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5年來城鎮新增就業每年超1200萬 飯碗越端越牢
GDP增速持續放緩,就業卻走出一條向上的曲線
通常情況下,經濟上行則就業旺,經濟下行則就業難。然而,5年來,我國GDP增速持續放緩,就業卻走出一條向上的曲線。經濟降速,就業為何依舊快馬加鞭?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介紹說,雖然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和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沒有變,經濟發展仍處于中高速增長區間,在世界范圍內仍居前列,為就業穩定提供了支撐。更重要的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制定了一系列穩定和擴大就業的措施,推動形成凝心聚力、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為就業大局穩定提供了根本保證。黨中央“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
就業優先,各地更加注重讓經濟發展和促進就業良性互動,把轉型升級的過程變成經濟對就業拉動能力提高的過程。5年來,現代服務業就業增長迅猛。2012年—2015年,就業增長最快的3個行業依次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分別增長72.7%、50.3%、38.7%。民營經濟成為創造新增就業崗位的主力。2015年,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就業人數,分別比2012年增長38.2%和47.9%。就業彈性提高了,國家統計局測算,2012年—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每增長1%,平均吸納非農就業172萬人,比2009年—2011年多吸納30萬人。
就業優先,各地強化政府促進就業的責任,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成為促就業的有力抓手。減免稅費,身處經濟下行期的小企業能夠輕裝上陣,崗位更穩定;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一時間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再不是“斷線的風箏”;失業保險金補貼參保者提升職業技能,提高了勞動者就業能力。
真抓實干,重點群體就業得到保障。2013年—2016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累計實現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23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699萬人,共幫扶22萬戶零就業家庭中的24.9萬人就業,實現了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放在全球背景下,許多國家面臨失業難題。2016年,歐洲失業率超過10%,中國就業可謂“風景這邊獨好”。國際勞工組織高度評價中國積極的就業政策,認為是“現代就業理念、世界各國經驗與中國實際的最好結合”。
編輯:梁霄
關鍵詞:城鎮 新增 就業 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