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朱健康:植物學家眼中的春天
朱健康在實驗室指導學生
作為出生在安徽北部一個小村莊的農家子弟,朱健康從小在田間地頭長大,挑過糞,割過草,挨過餓,受過凍,拮據的生活一度壓抑著他的夢想:“我想當時很多的農村學生應該都沒有特別遠大的理想,都比較實際,能夠吃飽穿暖,在那時能吃上商品糧,有穩定的工作。”
1983年,朱健康終于如愿考上中國農業大學,成為改變命運的寒門子弟。在農大學習四年后,原本是土壤專業的朱健康卻考取了北大的生物系,后又赴美國攻讀植物學碩士學位。他說,“當時偶爾聽一些講座,說二十一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被這個鼓舞了也被誘惑了,想著要不要去到一個新的領域,去探索未知的東西。”
在美期間,朱健康在植物抗旱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并因此在33歲就受聘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正教授,在42歲就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他坦言,盡管當時自己在學界已享有盛名,但還常常遇到一年寫幾十份申請,卻沒有一個項目獲批的情況。“做科研是很奢侈的一件事,很燒錢。在經費申請上要花很多精力、很多時間,申請到經費以后可以做研究了,但不會那么輕松,很多時候會失敗。”
2012年,朱健康毅然選擇回到中國,因為他對國內的科研環境充滿信心,并篤信“時勢造英雄”。“個人的事業要發展就要跟上潮流,中國發展特別快,經濟上去了,國家對創新、對科研的支持力度也特別大。人、財、物都有了,真正能做非常好的研究了。”
在國內扎根五年,朱健康如今已成為植物抗逆生物學領域世界級領軍人物之一,他和團隊目前已在《自然》《科學》《細胞》等世界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近300篇論文,獲得業界高度肯定。朱健康堅信,在全球氣候變化加劇的大背景下,他所從事的研究,對于中國這樣的農業大國而言,將越來越不可或缺。而他同樣也深知,失敗是一種常態,與那些榮耀的光環相比,經年累月的屢敗屢戰才是“科學家”這個職業最真實的狀態。可只要有堅持,春天必不會遠。
編輯:梁霄
關鍵詞:朱健康 植物學家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