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男老師將群昵稱改名為“有人” 成功逃出若干微信群
“有選擇地屏蔽是理想的辦法”
面對微信朋友圈的滾滾信息流,一些人選擇屏蔽朋友圈信息,以此作為調適生活的一種方式。在大學校園,如今很多學生和老師都加了微信朋友,方便在課余進行交流,可也頻頻出現互相屏蔽的現象。
“熬個夜,周末出去狂歡一下總覺得有人在盯著,會有老師說這說那。”蘭州理工大學大三學生馬文斌發現,大一時同學都會加老師為微信好友,也會經常交流,后來就少多了,甚至會屏蔽一些老師,或者分個組,“就防發朋友圈信息讓老師看到”。
“24小時都在老師眼皮下,像回到了中學時代,沒一點兒意思。”在馬文斌看來,身邊同學們將微信好友分組或直接屏蔽老師的做法也屬正常,“畢竟都成年了,都得有私人空間”。
自去年以來,曹國東也會選擇性地屏蔽學生。他平時會屏蔽大部分學生,若有需要就在群里交流。與此同時,他也會在學生實習、就業集中的時期取消屏蔽,以便適時掌握學生的出行動態、情緒變化和人身安全等信息。
“交流的信息有相關性時,朋友圈就易于形成強關系。”在曹國東看來,師生平日在課堂上經常能見到,圍繞教學有充分的信息交流,屬于強關系;正常情況下,課余生活師生信息交集不多,就會形成弱關系,“互相屏蔽給雙方空間,雙方都能接受”。
“有選擇地屏蔽是理想的辦法。”在他看來,既然加了微信好友,直接拉黑太傷人,屏蔽既減少了圈里不想關注的信息,同時,若有事情可以隨時私聊,“對一般的弱關系,這種距離最好”。
曹國東也被人邀請加入一些學術類微信群,雖然群里很多人都未曾謀面,但他還是經常關注群里的信息。他認為:“要想在那個圈子混,就得加入這個圈子,及時了解圈子里面的信息”。
曹國東會主動加一些學界翹楚的微信,并交流專業信息,可他發現有些人也屏蔽了他。“人家覺得被打攪了,誰讓我是個無名小‘青椒(青年教師——記者注)’呢!”他理解,這就是典型的社會分層,是社會生活中的客觀存在。
“雖然網絡讓信息傳播更加扁平化,但核心和專業信息的交流還是在不同層面進行,具有排他性。”曹國東逐漸意識到,“微信朋友圈就是社交圈,是社會關系的窗口,社會上怎么樣,朋友圈還是怎么樣”。
80后“時尚辣媽”陳立從事汽車銷售工作,這些年來,微信朋友圈里加了各種客戶,這方便了開展業務,也給她帶來了困惑。
陳立是周圍朋友公認的美女,已成家多年并有小孩,她性格開朗大方,喜歡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休閑、娛樂、享受美食的狀態,經常會引來眾多點贊。與此同時,也會經常被不熟悉的朋友問及是否單身,是否有對象,“會有人追著問,很尷尬!”她說。
遇到這樣的人,陳立就會屏蔽他,“讓他看不見,心里也不產生想法”;如今,對于不太熟悉的申請加好友的人,她會慎之又慎,“實名、印象較深的才會考慮加好友,其他的都置之不理”。
“微信朋友圈是私人空間,沒有必要礙于情面變成‘廣告圈’或者‘工作圈’。”陳立說,如今自己經營微信朋友圈,有些會選擇直接拒絕,有些會在添加時限定權限,有些會在加上后選擇刪除或者屏蔽。
“對微信朋友圈還是要有點‘潔癖’。”陳立對此深有感觸。
編輯:梁霄
關鍵詞:男老師 微信群 群昵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