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一所百年老校的課程設置演變
學校的文化內涵離不開深厚的歷史積淀,近日,筆者在北京市東城區新開路東總布小學采訪中發現,這所小學幾乎經歷了中國近代小學教材的全部變革,在校史材料中詳細記載了整個過程,儼然是一部“教材中的近代史”,為教育史、特別是小學課程設置研究提供了獨特的標本。
北京市東城區新開路東總布小學的歷史可追溯到清雍正年間。據《(北京市)東城區普通教育志》記載,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后,選送八旗子弟到國子監就讀。每旗設學長4人,組織學生走讀。同年,國子監祭酒李若琳在寫給皇帝的《論教學事宜疏》中提出“國學僻在東城北隅,諸子弟往返近者數里,遠者二三十里,晷短途遠,工夫托于奔走”,“但有就學之名,無進業之實”。于是,朝廷按他的建議,在八旗駐地各建官學一所。據《欽定八旗教育通志》第九十五卷《學校志》中記載,正藍旗官學位于東單牌樓之北的新開路胡同內,這就是新開路東總布小學的起源。
清朝末年,這所小學經歷了近代小學課程標準的第一次變動。由于西方近代科技知識的實用價值及其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先進,逐漸被清政府和中國教育界認可,所以西方近代學制被引入到中國。
當時的新開路東總布小學所采用的是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制定的全國性法定學制系統《奏定學堂章程》(又稱“癸卯學制”),校名改為“八旗子弟第五高等小學堂”。當時的課程設置有修身、國文、算術、體操、歷史、地理、圖畫、唱歌、讀經請經各門,高等小學堂有修身、讀經、國文、算術、國史、地理、格致、圖畫、手工、樂歌、體操各門。這一設置是中國教育進入現代教育階段后的第一次課程設置,影響很大,持續時間較長。
1912年,中華民國新政府成立,1月19日,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了由蔣維喬和陸費逵起草的“普通教育暫行辦法通令”和《普通教育暫行課程標準》,這是中國課程史上第一次使用“課程標準”這一現代名稱。此后至1913年,中華民國第一任教育總長蔡元培在教育改革期間主持制定了《壬子癸丑學制》。這兩年間,改設京師學務局來管理各小學、頒布小學校令,并將八旗子弟小學堂一律改成京師公立小學校。同時,《壬子癸丑學制》還規定小學分為初、高兩等,初等四年,高等三年,小學修業年限較清末縮短一年,成為四三學制。
在此背景下,“八旗子弟第五高等小學堂”更名為“京師公立第五高、初等小學校”,時任校長佟永全。民國十二年(1923年)后,學校由四三學制改為四二學制,并一直延續到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
在這次教育改革中,1922年10月,第八屆全國教育會聯合會以大總統名義公布了《學制系統案》,稱為“壬戌學制”,也稱“新學制”。這次大會上還擬定了新學制課程標準綱要,規定新學制小學課程分為國語、算術、衛生、公民、歷史、地理(前四年衛生、公民、歷史、地理合并為社會)、自然、園藝、工用藝術、形象藝術、音樂、體育等12個科目。還規定小學校授課以分鐘數計,初級前兩年每周至少1808分鐘,后兩年至少1260分鐘,高級至少1440分鐘。這是我國近代小學課程設置的第二次大的變動。
到了1928年5月中華民國大學院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上,以1922年“壬戌學制”為基礎并略加修改的《整理中華民國學校系統案》,即“戊辰學制”被提出,開啟了小學課程標準的第三次大變動。
1929年,南京教育部組織中小學課程標準起草委員會,修訂幼稚園及小學課程,并頒布了暫行標準,分黨義、國語、社會、自然、算術、工作、美術、體育、音樂9科,高小課外授收童子軍初級課程。這項暫行標準經過4年實驗研究,到1932年10月教育部正式公布小學課程標準,開始規定公民訓練、體育、國語、社會、自然、算術、勞作、美術、音樂9科,30分鐘為一節課,視科目教材性質,可分別延長至45分鐘或60分鐘。
隨著各種課程標準的實施,新開路東總布小學從建立初到新中國成立前,一直在進行著改革,這所學校也成為我國近代小學教育發展的經歷者、見證者,并由此積累沉淀下深厚的內涵和底蘊,為今天研究近代中國小學課程設置提供了難得的標本。如今,從課程教學到課余文化的方方面面,這所百年老校都展示了它在新時期的風采和魅力。
編輯:楊嵐
關鍵詞:小學 課程 設置 一所百年老校 課程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