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中國空巢和獨居老人近1億 銀發產業亟須補足短板
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是亟待補足的短板
“2016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3億,占到總人口的16%多。目前,我國空巢和獨居老年人已經接近1億人,家庭養老功能弱化亟待社會養老補位。”這是《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中披露的一組數據。
“在老齡化進程中,高齡老年人以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數量的持續快速增長,對家庭和社會的養老功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戰。”根據白皮書統計數據,目前,我國80歲以上的老年人達2400多萬,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萬人;預計到2050年以后,我國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將會保持在1億人這個規模上。而老年人口數量將超過4億人,平均每3個人中就有1個老年人。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少子化”危機迫在眉睫,老者增多,而青壯者漸減,養老問題愈發嚴峻。
白皮書認為,我國高齡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較高,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需求迫切,基于高齡老人和失能老人的身體和健康狀況,需要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專業性的、醫養結合的長期護理服務,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是我國亟待補足的短板。
根據白皮書預測,“十三五”期間,國內每千名老年人擁有的養老床位數量計劃增至3~40張,擁有30%~50%的增長空間。在巨大的市場需求面前,房地產企業、保險機構和醫藥健康企業基于自身的資產優勢,以及產業關聯優勢,正積極布局養老服務機構,著力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養老產業鏈。
發展養老服務產業刻不容緩
重慶市空巢老人數量逐年增加,居家養老已不能完全滿足老齡人口需求。在近年來的重慶“兩會”上,不斷有代表委員提出關于推進養老事業發展的意見建議,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其中,伍小燕委員在市政協全會期間提出《關于大力促進重慶養老產業發展》的提案,建議政府給予政策支持與引導,鼓勵公立養老機構與民營養老機構齊頭并進,盡可能為養老產業提供土地和稅收上的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更多社會資本進入養老產業。
該提案被列為重慶市政協重點提案。記者看到,提案辦理單位拿出了令委員們贊賞的回復:按照“投資主體多元化、服務對象公眾化、運行機制市場化、服務方式多樣化、服務隊伍專業化”的要求,市政府明確到2020年,重慶養老服務床位達25萬張,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等服務設施覆蓋所有城市社區,90%以上鄉鎮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包括養老服務在內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和站點。
“養老服務業還有許多短板需要補齊。”重慶市政協委員王敏認為,老年人大都有慢性病,需要就近的醫療服務。她建議,借鑒發達國家養老服務業發展經驗,為養老機構配備專業的醫護人員及醫療設備,建立“醫養結合”的專業化養老模式。
編輯:梁霄
關鍵詞:中國 空巢 獨居 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