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浙江女生不是學霸卻被藤校搶:父母奉行肯定教育
父母的“肯定式”教育
慢慢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曾佳旎還有一個雙胞胎姐姐。說起來,姐姐也十分厲害,畢業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現在從事人工智能和軟件開發工作。
能夠培養出一對如此優秀的女兒,她們的父母到底是怎么教育的呢?
實際上,曾佳旎打小就不是一個拔尖的學生,一直讀公辦學校,成績中等偏上。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她們姐妹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我們小時候不太上補習班,周末有空,就去西湖邊玩,每星期至少要去一次。”
除了在城里玩,父母還經常帶姐妹倆去周邊的城市,感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于是,在周圍同學都為各種培訓班焦頭爛額時,曾佳旎和姐姐卻在西湖邊捉昆蟲、兜小魚,在大自然的懷抱中開心地奔跑、嬉戲。
“現在想起來有些不可思議,我爸爸媽媽從不逼我學習。”曾佳旎非常感謝自己的父母,“他們采取的都是肯定式的教育,不停地鼓勵我們。我小時候學過一學期兒童畫和素描班,畫的第一張畫他們現在還保存著,當作寶貝一樣。其實那張畫非常一般。”
每天放學,曾佳旎和姐姐總是在小區的健身區玩,有時候玩得太晚回家,媽媽也不會說什么。回到家,做完作業開始看電視,哪怕時間有點晚了,媽媽也頂多會說,“好去睡覺了。”
實際上,這是一個很普通的杭州家庭。“我們小時候想學什么,他們都讓我們去嘗試。有一回,我跟姐姐學鋼琴,只上了一節課就打退堂鼓,媽媽說,不學就不學。”在曾佳旎的印象中,從小到大,父母對姐妹倆的決定都很支持,哪怕考試成績不好,媽媽也不會生氣,反而安慰說,“只要不墊底就好。”
初中時,有段時間曾佳旎成績退步了,媽媽開完家長會回來,她很擔心會挨罵,哪知道,媽媽卻笑呵呵地說,“你們老師說你很聰明,就是懶了點。”
“我爸媽從來不在我面前說,誰誰誰家孩子多么好。他們一直堅信,自己家孩子是最好的,一直鼓勵我們。他們希望我們做一個開心的人,要為自己活著。”
就連初中時的班主任都忍不住對她說,“你能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十分幸運,一定要珍惜,努力!”
這張畫,是曾佳旎上興趣班畫的第一張畫,一直被父母當作寶貝一樣保存著。
本報記者 梁建偉
編輯:梁霄
關鍵詞:浙江 女生 學霸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