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警惕兩敗俱傷的“996工作制”
本來是“早九晚五、晚六”的上班時間,卻要每天工作到晚上八點甚至九點,周六加班似乎也成“公司文化”。是工作太忙還是事情太多?非也!相關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白領因為要看老板臉色,老板不下班白領員工也不敢下班,老板周六到崗,員工被逼無奈周六硬著頭皮上班。因為沒有加班指令,所有許多天天“被加班”的白領,也從未拿過分文的加班費。(6月7日《勞動報》)
加班已成常態,加班令人抓狂。白領“被加班”的企業絕大多數是民營、私營和合資企業,國有和外商獨資企業很少有類似情況。過去我們常以為,富士康工廠里的藍領是加班最多的人,但近來一份《白領8小時生存質量調研》報告顯示,僅有28.6%的白領表示“不需要加班”,IT、通信、電子、互聯網行業的白領平均每周加班時間則高達9.3小時。
中國企業員工加班多和“被加班”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因為工作效率低,雜務繁多;有的是和業務有關,在季節性的業務量高峰期尤其突出;有的是因為處在創業期,員工需要趕進度完成任務;有的則可能出于無奈,僅僅是為了在所謂的“企業文化”中表現自己……但越來越多的事實足以表明,員工長期“被加班”,企業效益不一定會好,甚至還會陷入兩敗俱傷的“互害”境地。
去年9月份,一個關于上午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996工作制”,引發輿情的迅速發酵。先是58同城員工爆料,該公司即將實行“996工作制”且沒有補貼,CEO 姚勁波的微博也被罵聲攻占;后有浪潮公司推出了“996”加強版——自愿每天工作12小時,放棄年休假,除此之外,春節、國慶等大假期還需隨叫隨到……雖然只是“討論稿”,仍然激起了極大吐槽。而人們也發現,從超時加班到白領“被加班”,其間都夾帶著企業變相讓員工免費加班的算計“私貨”。
摒棄“加班文化”,需要依靠相關勞動法規的他律,但更離不開企業的主動和自律。“8小時工作制”最早被歐美工會和改革人士提出,然而當時一天工作10至16小時都很尋常。1914年,福特公司率先將工人的薪資翻了一番,且嚴格執行這項制度。由于招募了大量優秀員工,實行標準流水線作業,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利潤都大幅提高。在福特公司這只“領頭羊”的榜樣作用下,隨后“8小時工作制”被迅速確認和推開。
解鈴還須系鈴人,關注“公司文化”掩蓋下的白領長期超時“被加班”現象,特別是警惕兩敗俱傷的“996工作制”,企業自身的主動參與、積極行動,是防范隱患、化解風險的最佳選擇。比如,谷歌允許員工自己設定上班時間;微軟員工可以在早上9點到晚上11點之間自主選擇工作時間;著名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現有70%的員工執行彈性工作制,這些都是與“加班文化”說不的有益嘗試。現在,一些日本和美國公司也采取“強制關燈”的措施,下班時間一到,就將辦公室的電源全部切斷。這說明,那些弊多利少的“被加班”做法,根本不得人心。
誠如有識之士所見,時間是每個人的硬通貨,如果使用不當,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社會的利益都可能受損。一個優秀的企業,應該勇于嘗試不同的方法,激勵員工提高效率,在法定時間內完成工作,而不要總想著依靠強制性的“免費加班”,或謀損人利己,或擺老大威風。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員工 加班 企業 996工作制 白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