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起底辣條產業:問題辣條河南湖南最多 利潤高達50%
辣條制作生產的低門檻,也使得小作坊盛行。在131家企業中,僅49家擁有注冊商標,占比為37.4%,因此外包裝標識內容缺失或不全,也是辣條行業的一大問題。
目前,各地部門正在加大對辣條等零食的打擊治理工作。今年5月,北京市食藥監局在對市區部分批發市場進行“飛行檢查”后,啟動了包括辣條在內的“五毛零食”專項治理行動,問題辣條將一律下架停止銷售。
添加劑問題 甜味劑、微生物超標最高達四成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從2015年至2017年5月間,國家及各地方食藥監局的抽檢數據顯示通報了180起問題辣條,共195批次,涉及131家生產商,生產地涉及河南、湖南、安徽、新疆等15個地區。
從具體不合格問題來看,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菌落總數、甜味劑超標是不合格的重要原因,其中甜味劑和菌落超標過半。
統計結果顯示,195批次不合格產品中,安賽蜜、糖精鈉、甜蜜素這三種甜味劑出現了64次,占32.82%。其中,根據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規定,糖精鈉不能用于調味面制品。
同時,共有79批次因微生物超標被通報,占40.51%,一些批次還同時存在添加劑超標、菌落總數超標等多項問題。比如2016年河南省尉氏縣杏媛食品廠生產的小蘋果(調味面制食品)因甜蜜素和菌落總數同時超標被通報。
問題品牌 湖南河南占了七成多
從不合格產品的區域分布來看,河南省與湖南省為不合格辣條的重災區,當地生產企業被通報次數占據了前二。其中河南省通報了78起,共計86批次,占總批次的44.1%。湖南省通報了54起,共計55批次,占總批次的28.2%,這“兩南”地區,占了全國通報總數的72.93%,批次占72.3%,此外,安徽省通報了15批次。
而查處批次最多的品牌也主要集中在湖南和河南,其中湖南占了一半以上。2015年,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湖南岳陽市楊阿婆食品廠生產的“阿婆傳奇”湘式擠壓糕點,5批次產品不合格,原因均為檸檬黃、胭脂紅超標,排在不合格品牌榜首。而四川省德陽市多亮點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坤煌”辣條在2017年被檢測出4批次不合格,位居第二,為檸檬黃等著色劑檢出。產地為湖南的“晏子食品”,3批次菌落總數超標;產地為河南的“小龍女”和“湘川王”各有2批次不合格。
值得注意的是,辣條知名品牌“衛龍”也上過黑榜。2016年11月24日,寧夏食藥監局官網發布抽檢信息,標稱生產企業為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衛龍”調味面制品因檢出甜蜜素,被列為不合格產品。
與通報廠家數量之多形成對比的是,擁有注冊商標的廠家之少。新京報記者通過各地方工商局進行企業名稱檢索,發現僅49家擁有注冊商標,占通報辣條生產企業總數的37.4%。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辣條售價比較低,是“五毛零食”中出現頻率最高的產品,而這也意味著進入辣條行業的門檻之低,并且主要體現在對技術、資金的要求不高,因此,辣條企業野蠻生長,同時也伴隨著亂象叢生。
“五毛零食”利潤空間超50%
近年來辣條行業發展迅速,產值逐年上升,主要集中在中小學校周邊銷售,青少年兒童特別是中小學生是主要消費群體。
2017年5月,新京報關注辣條食品,記者走訪北京市郊區一些小學附近商鋪,發現辣條是銷售的主力軍,城中村、城鄉接合部、邊遠農村等是辣條企業的生產集中區域,學校周邊商店、集貿市場、批發市場則是辣條銷售的集中場,發現辣條食品普遍存在包裝標識不清楚、產品過期等問題(見新京報5月19日《“五毛零食”扎堆農村學校周邊部分零食食品添加劑超標》報道)。
同時,辣條作為網紅零食在電商平臺同樣暢銷。在天貓商城,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有上百個辣條品牌銷售,以500g包裝產品為例,其銷售價格從5.8元至38.41元不等,平均價格在10元/500g左右。
一款衛龍旗下名為“親嘴條單支小辣條”零售價為0.38元,即為19元/500g,阿里巴巴采購網站某商家給出的這一產品批發價約為0.15元。以此來估算,其利潤空間超過50%。數據顯示,這一款產品的30天成交額為7.77萬元,即賣出了51.8萬支。
根據辣條發源地之一湖南平江縣食品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國有面筋食品(辣條)廠家1000余戶,產值至少達到500億-600億元,湖南與河南各占半壁江山,僅湖南平江一縣辣條年總產值200億元,占湖南面筋食品銷售量的67%,占全國面筋食品銷售量的40%。而這種面筋制作生產對技術、資金的門檻不高,原本做醬干制品的作坊、工廠紛紛開始進軍辣條行業,形成了批量化復制,并迅速蔓延到了全國。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問題辣條 河南湖南最多 利潤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