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軍醫韓雅玲:創新技術成果填補軍隊衛勤救治領域空白
韓雅玲與助手在野戰手術方艙內實施手術
瞄準戰場創新攻關
作為一名軍醫,韓雅玲始終牢記使命,心系戰場和官兵。特別是當選院士以來,她一直堅定一個信念:只要戰場衛勤保障需要,再大的風險也要闖,再硬的骨頭也要啃。
韓雅玲研究資料意外發現:戰時犧牲官兵的冠狀動脈斑塊的比例竟高達50%,這讓她極為震驚。能否找到一種提前甄別潛發心臟病的辦法,確保官兵在執行任務時不受突發心臟疾病影響呢?
2008年底,在韓雅玲的主持下,科室成立了軍事醫學課題科研組,先后調研了全軍百余個團以上單位,采集了50余萬條數據,系統掌握了官兵冠心病發病的特點和誘因,并結合冠心病的流行病學特點,通過大樣本的數據分析,創建了軍人冠心病評分模型——中國軍人現階段冠心病綜合診斷體系及個體化預警機制的建立與應用。該研究成果應用臨床實踐后,醫護人員通過優化診斷路徑,即可快速甄別官兵心臟健康狀況,為執行重大軍事任務的官兵進行檢驗篩選,有效避免因應激環境下突發心臟疾病導致戰斗力下降。目前,該項研究已惠及全軍患病官兵,得到了業內專家的高度認可,一舉榮獲201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心臟外傷是軍事行動中常見傷,也是最讓醫護人員頭疼的傷病。因為在戰場環境下,沒有心臟手術所需的特種設備,傷員只能后送治療,往往錯過最佳搶救時間,后果慘痛。
2010年,韓雅玲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她提出了建立具備介入治療等功能的移動手術室的設想,隨后邀請骨科、神經外科等10余個科室共同參與,聯合原總后衛裝所、中科院化學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等多家地方科研機構聯合攻關。歷經3年奮戰,這臺能夠在野外復雜條件下快速完成心血管急重傷病微創介入救治的移動式導管室系統終于研制成功。
初戰告捷,韓雅玲沒有停歇追求的腳步,而是繼續拓展系統功能,又先后10多次帶著裝備奔馳在白山黑水間,反復修改設計方案,改進模塊功能。2015年初,世界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二代移動式多功能導管室成功問世。該裝備內部手術設施完備、功能齊全,既可以單獨執行野戰傷病綜合手術救治任務,又可與現有戰役衛勤支援系統聯合使用,較好地解決了重要集會、突發事件現場和偏遠地區急重心血管傷病患者難以得到及時介入救治這一難題,使臨床醫學專科高科技技術真正衛勤保障一線。
當方艙馳騁衛勤分隊訓練場時,韓雅玲欣慰地笑了,而此次研究的“副產品”獲得6項專利,其中2項國際專利。
編輯:梁霄
關鍵詞:軍醫 韓雅玲 創新 技術 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