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話·數據話·數據
降低企業杠桿率取得初步成效
國家發展改革委24日發布消息稱,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要任務之一,降低企業杠桿率進展順利,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中國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數據表明,我國降杠桿成效顯現。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首先,我國總杠桿率水平居中且正趨于穩定。從絕對水平看,我國杠桿率水平并不高,僅位于主要經濟體的中等水平。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數據,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我國總體杠桿率為255.6%,而同期美國為255.7%,英國為283.1%,法國為299.9%,加拿大為301.1%;同為東亞國家的日本為372.5%;主要發達經濟體平均為279.2%,都高于中國的水平。從變化趨勢看,中國總杠桿率上升速度明顯放緩,正趨于穩定。根據國際清算銀行最新數據,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我國總體杠桿率同比增幅較上季度末下降2.5個百分點,連續兩個季度保持下降趨勢;環比增幅較上季度末下降1.3個百分點,連續三個季度保持下降趨勢。
其次,我國企業杠桿率開始下降。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最新數據,我國2016年三季度末非金融企業杠桿率為166.2%,較上季度末下降0.6個百分點,這是中國非金融企業杠桿率連續19個季度上升后的首次下降。2017年3月末,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企業微觀層面的杠桿率也呈下降趨勢。
同時,我國企業債務風險總體安全可控。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分析,從經濟結構看,我國儲蓄率比較高,達50%左右,顯著高于國際平均水平。從金融結構看,我國是以銀行信貸等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體系,這種金融體系中企業的負債水平相對較高。從國際經驗看,由外債引發的危機要遠多于內債。我國債務主要是內債,外債在總債務中的比重很低,并且我國杠桿率有高儲蓄率作為支撐,這與低儲蓄率條件下高杠桿風險有明顯不同,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較低。并且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企業經營效益明顯改善,我國債務償還能力和抵御負面沖擊的能力都進一步增強。
企業降杠桿,銀行風險是否會增加?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降低企業杠桿率的各項措施均不會增大銀行風險。以與銀行關聯密切的市場化債轉股為例,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分析,相關文件從制度層面和操作層面上作出了穩妥安排,在實現降低企業杠桿率目標的同時,有效隔離風險,防范企業部門風險傳遞至金融部門。一是明確要求銀行不得直接將債權轉為股權,市場化債轉股必須通過實施機構進行轉股操作,確保市場化債轉股對象企業風險不向銀行轉移。二是在債權轉讓環節上要求潔凈轉讓、真實出售,確保轉股債權從銀行真實出表。三是市場化債轉股資金主要來源于社會資金,而不是主要使用銀行表內資金。四是通過債轉股引入社會投資者,可以改善企業治理結構,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從而降低銀行不良債權風險。(記者趙展慧)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杠桿 企業 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