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縱議 縱議
伊朗溫和外交能否延續
據伊朗伊斯蘭通訊社報道,伊朗第12屆總統選舉于5月19日舉行投票。由于競選兩派外交路線分歧巨大,此次總統換屆不僅預示著伊朗未來的政治走向,還將對美伊關系及地方局勢產生重要影響。
強硬勢力卷土重來
伊朗內政部此前宣稱,包括現任總統哈桑·魯哈尼在內的6名總統候選人通過憲法監護委員會的資格審查。隨著5月中旬兩位“陪跑候選人”的相繼退出,19日大選的4名候選人分別是現總統哈桑·魯哈尼、前副總統穆薩塔法·哈希米·塔巴、前副司法部長易卜拉欣·萊希和前文化部長穆薩塔法·米爾薩利姆。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分析,魯哈尼最大的對手是與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關系密切的萊希。此人曾長期在伊朗司法系統任職,他對國內貧富差距的批評也得到了底層勞工群體的共鳴。相較而言,魯哈尼則更受年輕人和城市中產階級的支持。
雖然伊朗強硬派指責伊核協議并沒有帶來預期的外來投資和經濟回報,但英國《衛報》日前稱,各總統候選人均表示當選后將繼續遵守核協議,只是執行時強硬程度不同。“魯哈尼主張維持和西方關系改善的大局,但萊希更強調伊朗的利益、主權和尊嚴,這是二者外交政策上的最大區別。”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所長孫德剛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
總統連任優勢明顯
外界普遍認為,此次競選連任,魯哈尼具備不少優勢。
魯哈尼2013年接替前總統內賈德上任后,不僅實現了與奧巴馬總統的會面,還成功地在2015年7月與國際社會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解除了大部分此前所受的制裁。去年伊朗議會選舉以改革派和溫和保守派聯盟獲勝告終,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伊朗民眾渴望政治穩定的心聲。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殷罡指出,伊朗目前的任務應該是守住以往取得的勝利成果。“過去4年,盡管油價下跌,但伊朗國內通貨膨脹的速度開始減緩,油品和食品供應都比以前好得多。伊朗在地區事務中逐漸把握主動權,不僅與俄羅斯交好,其所支持的阿薩德政權也取得節節勝利。這一切都是魯哈尼競選的有利資本。”
戰略重心向東轉移
就在伊朗大選的同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赴沙特阿拉伯開始其第一次外事訪問,這被伊朗新聞電視臺稱為“反伊之旅”。
特朗普上臺后始終對伊朗持敵對態度,不僅追加制裁,還同沙特和以色列構建中東聯盟體系。但在孫德剛看來,無論哪派上臺,美伊關系改善的勢頭都將維持。“現在伊朗國內經濟尚未完全復蘇,在戰略上仍需要跟美國保持良好的溝通。此外,伊朗目前急于和沙特爭奪地方領導權,而特朗普政府的首要打擊目標是‘伊斯蘭國’。因此在軍事上,雙方都會保持一定的克制。”據《耶路撒冷郵報》報道,美國于17日宣布維持伊核協議,這可能也預示著美伊關系的緩和。
分析認為,面對來自西部的軍事壓力和復雜的中東局勢,伊朗很可能將戰略重心向東轉移。孫德剛表示,伊朗在經濟上可能會同印度、日本、韓國保持一定的經貿合作,包括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在政治上可能會進一步提出加入上海合作組織,以東部力量同西部的沙特、以色列和美國相抗衡。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伊朗 總統 哈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