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輸出過剩產能論”不攻自破

2017年05月16日 15:12 | 作者:盧澤華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國不僅通過為沿線國家修路搭橋、投資建廠來助力當地發展,更有一批中國技術、標準在海外落地生根,造福當地經濟社會。曾有西方媒體指出,“一帶一路”只是中國過剩產能的輸出。如今看來,這種論調已不攻自破。

“一帶一路”建設,其動力源于沿線國家在裝備、技術、資金等方面優勢互補和需求對接,沒有需求為前提,就無法出現當下“一帶一路”合作共贏的繁榮局面。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通過自身供給能力和他國發展需求的有效對接,為沿線國家注入優勢產能,并用技術和標準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帶來動力。

一方面,“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對基礎設施建設具有迫切需求,而中國則擁有世界一流的基建技術和產業體系。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亞吉鐵路、瓜達爾港等一大批重大工程,不僅給當地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更讓這些國家建立起更加完整的產業體系。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不僅“授人以魚”,更做到了“授人以漁”。通過積極搭建對接平臺,推進技術、服務和標準落地,許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翻開了國家發展的新篇章。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對匱乏的鐵路建設為例,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鐵路技術體系,中老鐵路、中泰鐵路等項目不僅有效對接了當地需求,更在鐵路技術提升、人才培養等方面助力當地登上新臺階。

另一方面,隨著創新驅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國內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也為“一帶一路”帶來巨大機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面向東盟、南亞、中亞、阿拉伯、中東歐等地區和國家建設了一批區域和雙邊技術轉移中心及創新合作中心,初步形成一張區域技術轉移協作網絡,并以此催生出一條由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先進科學技術連接成的“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

與此同時,近年來中國為沿線國家培養了上萬名科學技術和管理人才,中國也啟動了“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開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4項行動。中國將在5年內安排2500人次青年科學家來華從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訓5000人次科學技術和管理人員,投入運行50家聯合實驗室。

事實證明,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的當下,中國正走在世界變革創新的最前沿。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秉持開放合作的精神,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技術和標準合作,共享優勢產能,為“一帶一路”乃至全世界帶來了新機遇、新動力。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一帶一路 中國 技術 國家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香港三级欧美国产精品 | 午夜国产欧美理论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 日本香港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制服57页 | 午夜电影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