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行業暴利致微整形頻觸紅線 注射玻尿酸美容反毀容
在麗水公安破獲的一起特大“美容針”假藥案中,犯罪嫌疑人蘇某交代,他們這些所謂的“醫師”“美容顧問”“美容師”等,多是在“上海禾悅醫美學院微整形注射培訓班”參加了為期5天的培訓課程,然后就拿到了相關的“資質證明”,在培訓期間“老師”還不忘向他們推銷美容產品。
警方順藤摸瓜,發現了一個以黑龍江人孫某為首的長期屯聚在安徽的職業銷售假藥團伙,孫某某團伙為國內銷售肉毒素一級代理商,其貨源直接來自韓國。2016年以來,該團伙從韓國購進肉毒素、玻尿酸、水光針、美白針、麻藥膏等假藥、醫療器械,使用“韓國盈盈”“獅子狗”“A米奇”等微信進行線上銷售。經統計,孫某團伙銷售假藥、醫療器械數額超過1億元。
黑色產業鏈條利益驚人
按照國家規定,肉毒素、玻尿酸屬于處方類藥物,只可以銷售到醫療機構,在專科醫生的把關下注射完成。可是美容行業的暴利,讓不少美容院的經營者不惜鋌而走險,超范圍經營。
溫州市鹿城區人民檢察院查辦的多起美容工作室涉嫌銷售假藥的案件中,瘦臉針、玻尿酸這些熱銷產品往往也是問題最多的藥品。在葉某、潘某銷售假藥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交代:國產肉毒素進價300元,賣價1500元;進口BOTOX肉毒素進價500元,賣1800至2200元。國產玻尿酸進價500元,賣到1800元;進口玻尿酸進價800元,賣到2800元。
記者了解到,這些美容藥品針劑往往高價銷售,理由是均從國外進口。更有不少非法美容針劑通過朋友圈銷售,他們通過代理、加盟,在熟人好友中兜售自己的美容產品,并提供一些所謂的高端服務,如上門注射、名醫注射,一針數千元,而產品本身的質量根本無法保證。
專做美容院線產品的經銷商吳經理向記者透露,街邊小美容院的自有產品基本都是貼牌生產,要么沒有生產許可證,有的話也是很多家共用一個生產方提供的許可證,產品質量沒有保障,產品成本只有銷售價格的8%至10%,一個賣2000元的產品,成本往往只有80元左右,成本幾乎沒有超過售價百分之十的。美容行業潛藏的利潤空間巨大,為降低成本提升利潤空間,以次充好、以假充好的現象一直潛伏在這條黑色利益鏈中,加上監管部門監管作用弱化、玩忽職守現象的發生,在巨大經濟利益誘惑下,鋌而走險的人就越來越多。(記者 王 春 通訊員 盧柏安)
編輯:梁霄
關鍵詞:行業 暴利 微整形 玻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