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新華視點:豫南部分麥田變“白地”問題如何破解?
多種因素疊加致麥季撂荒
一年兩熟變一熟,原本該種小麥的地里生出野草,原因何在?
當地一些農業部門干部解釋稱,這是豫南地區農業生產特有的自主休耕現象。
不過,事實并非如此簡單。在確山縣竹溝鎮西李樓村,村民張妮家門口的一片地長滿青草。張妮說,全家共有8畝地,兒子媳婦都在外地打工,已經連續5年麥季只種3畝作為家庭口糧。張妮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一畝地最高可產小麥800斤,一斤小麥賣9角錢,而種一畝小麥需要犁地錢50元,播種錢40元,麥種錢80元,化肥錢150元,收割錢50元。在風調雨順的好年景,不計人工成本,一畝地小麥的收益在300元左右。
小戶因為集約程度差、勞動力不足,種糧收益低導致種糧積極性低,而種糧大戶情況同樣堪憂,種糧大戶毀約棄耕現象顯現。潢川縣種糧大戶黃昌福自2009年開始流轉土地,多年來實行春夏季全部種水稻、秋冬季只種一兩百畝小麥的模式,去年更是全部棄種小麥,留下了800畝“白地”。
“現在勞動力緊缺,人工費漲到每天150元,投入越來越大。綜合算下來,單季水稻每畝還能掙300元,種麥的話基本不掙錢甚至賠錢。”黃昌福說,“如果是休耕,傳統上村民會在水稻收獲后再種一季紫云英草,還田后可以培肥地力。現在這種情況,多數就是撂荒。”
此外,在息縣八里岔鄉,通過100米高空的航拍畫面可見,大片平整的土地中,綠色麥田只占一半左右。村民尹玉霞說,去年麥播時連陰雨排水不暢,有的沒來得及種,有的種了也沒出,周圍不少地成了“白地”。專家分析,近幾年自然災害發生頻率高,大風、暴雨、干旱發生時,凸顯當前農業生產的脆弱性,農戶因降雨未能種上小麥,說明一些地方的農田基礎設施仍然薄弱。
撂荒危機中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機遇
鄭州糧食批發市場高級分析師申洪源介紹,數據顯示,目前,河南的高標準糧田已達5300多萬畝,成為全省糧食生產的“穩壓器”。2016年總產雖比上年略有下降,仍達歷史第二高,此前更是實現了十二連增。“白地”大多在豫南丘陵地帶,對全省糧食生產總體影響不大。
專家建議,要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就要穩定農民的種糧預期,從根本上增加農民的種糧收入。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政策,為農業結構性改革提供動力。
還有專家認為,農業支持政策要向規模經營主體傾斜,同時要注重讓農民分享成果。具體來說,一要實行目標價格改革,通過差價補貼保護生產者的利益;二要用好農業補貼,探索完善農產品直接補貼等保障農民收入的政策工具。
河南省委農辦綜合處處長孫金峰表示,作為傳統產糧大省,河南的農業生產正從單純追求數量向數量質量并重過渡,從過去的“吃飽飯”向“吃好飯”過渡。部分農民種的小麥品種不對路,一邊是優質小麥緊缺,一邊是農民賣糧難,這其實是小麥生產的結構性過剩。通過調結構生產出更多適銷對路、優質優價的農產品,既是未來農業發展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也蘊藏著“白地”問題的求解之道。與此同時,隨著土地流轉加速,要進一步完善集約經營的風險防范體系。
記者在淮河岸邊航拍時發現,偶有塑料棚點綴于大片“白地”間。村民介紹,棚里種的是土豆等作物,還有的正準備將冬小麥改成春花生,這也是根據市場需求開展結構調整的一種嘗試。
專家認為,當前農業發展已進入轉型關鍵期,這一方面給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諸多機遇,另一方面也存在著一些轉型誤區,需要高度警惕。尤其在耕地紅線、糧食安全等重大問題上,對已經出現的苗頭性問題應及時加以引導。
編輯:梁霄
關鍵詞:新華視點 豫南 麥田 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