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法國大選明日迎終極對決 誰來彌合“兩個法國”?
“雖然法國民眾對過去所謂的左翼和右翼輪流執政的傳統政治體制已表現出不滿,但當真正面臨是否需要選出一名極左或極右的領導者,作為一名‘理性’的選民,必然會重新思考這是否真能代表他們的利益。”邢瑞磊指出,在第一輪投票過后,落選的菲永、梅朗雄等人呼吁支持者轉投馬克龍,也表明勒龐代表的極右翼雖然具有一定影響力,但仍局限在現有的制度框架之內,它將在一定時間內發酵,但其發酵的空間受到限制。
美國沃克斯網站也刊文稱,此前的奧地利大選、荷蘭大選以及德國的民調已經顯示,歐洲極右翼勢力的表現遠沒達到許多人的預期,它們面臨著政治天花板:雖然支持者可能立場堅定,但是多數歐洲人還是不愿意接受其觀點——至少眼下如此。
當然,誰都不敢保證已經多次讓人跌破眼鏡的國際政壇,不會再現一只“黑天鵝”。西班牙《國家報》日前就刊文稱,勒龐的巨大潛力仍然不容忽視,因為首輪投票結果已經凸顯了法國過去幾十年間日益加深的斷層,這讓“國民陣線”的對手不能再輕視它。德國《明鏡》周刊也直言,兩大傳統政黨候選人在首輪選舉中就被淘汰,“不久前還被認為難以想象的事情”真的發生了,這足以讓現在就認為第二輪選舉只是水到渠成的人引起注意。
“多速歐洲”將成未來趨勢
更多分析認為,真正令人擔心的不是法國大選結果,而是大選已經暴露無遺的法國乃至整個歐盟面臨的困境。
西班牙《國家報》認為,此次大選凸顯出法國在地理、社會經濟和意識形態上的新斷層越發深重,相互角力的不再是左翼和右翼,而是歐洲主義和主權主義、自由派和保護主義者、改革派和民粹主義者。因此,無論誰最終勝出,都必須面對如何管理漸行漸遠的“兩個法國”的難題。
而勒龐及其代表的極右翼勢力的異軍突起,更讓人看到民粹主義快速上升的勢頭。“這種現象的背后有經濟不振、難民問題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而同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推波助瀾,那就是功能性議題開始向政治性議題轉化。”邢瑞磊指出,這種變化不僅出現在法國,而且在歐洲一體化的過程中尤為突出。比如,農業、電信、經濟、難民等重要議題實際屬于功能性的社會議題,但當被利益集團或是候選人拿到歐盟以及歐洲一體化的大語境下討論時,它們同時還涉及國家主權等問題,就易變成一個政治議題,進而提高大眾的關注度和參與度。接下來,如何將政治議題放在可控范圍之內,法國下一任總統必須重視并嘗試解決。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陳志敏也向媒體表示,法國內部的分歧和政治的激化已經成為一個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選出一個總統、議會并不解決問題,未來更重要的是關注法國內部社會、經濟改革的發展趨勢。
而對于歐盟來說,最大的擔憂莫過于本就步履艱難的一體化進程是否可能再次受挫。
邢瑞磊認為,即便是“反歐派”勒龐上臺,相比立即帶領法國“脫歐”,她更有可能的選擇是先觀望一陣英國與歐盟正在進行的“脫歐”談判取得怎樣結果。“歐洲一體化應該還會繼續向前,但‘多速歐洲’的趨勢或許不太容易改變了。”邢瑞磊指出,無論法國大選結果如何,歐洲一體化的發展理念都將從過去強調的更快、更深入向更公平、更合理轉變。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法國大選 終極對決 兩個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