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校園書法課緣何成為雞肋
5月3日, 12歲的賈文軒憑借一手漂亮的毛筆字,站在了烏魯木齊第三屆“我是傳統文化傳承者”少兒書法大賽的最高領獎臺上。
今年是書法進講堂的第5年。2011年,教育部開始研究設置中小學書法教育課程,并于2013年出臺《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將書法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書法進課堂在全國推進。
在第三屆“我是傳統文化傳承者”少兒書法大賽現場,來自市第42小學四年級二班的選手杜尚峰正在專心運筆。梁淑芳 攝
在烏魯木齊市少先隊總輔導員張潤看來,由烏魯木齊團市委、少工委等部門聯辦的少兒書法大賽,接連進行了三屆,這一屆最讓他驚喜:全市2萬余名各族少年兒童參賽,與以往相比,參賽的人數多了,偏遠城區選手也多了,最關鍵的是作品整體水平高了。 從“字”中看出,大部分作品都是一鼓作氣完成的,一筆一劃非一日之功,能寫出書法的“骨”。
鮮有學生通過書法項目得分
在賈文軒的父親賈淑軍看來,孩子學習書法后,帶給他很多驚喜——孩子能靜下心了,做事情也有了韌勁兒。
他愿意孩子學書法,也希望孩子能因此取得成績。
2015年,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藝術素質測評辦法》,提到學生的藝術素質測評以分數形式呈現,基礎指標40分,學業指標50分,發展指標20分,其中加分項目10分。只要學生在學校現場測評中展現聲樂、器樂、舞蹈、戲曲、繪畫、書法等任意一項特長,就可得到加分。測評總分越高,成績越好,測評結果也將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
據悉,對于藝術素質測評,首府中小學各校也有不同形式的打分辦法,測評標準根據學校不同情況自行測評,并沒有統一的執行標準。
市13小從2011年起就開始對學生開展書法教育,在沒有專業師資的情況下,由美術教師承擔著書法教學、成績測評工作。
13小教務主任楊新麗介紹:“我們對學生的書法打分是直接打在學生的期末評價手冊里,因為在手冊中語文學科里就有一欄是‘寫字’,一、二年級采取星級評定,三到六年級是優、良、中等級評定,并不會給出具體的分數。”
在采訪中,將書法測試評價歸并到美術測試評價中,是大部分小學及初中學校的考核辦法,但對于高中生來說,藝術素質測評是學生得學分的一個渠道,卻鮮有學生通過書法這一項來得分。
編輯:楊嵐
關鍵詞:校園書法課 校園書法課成為雞肋 書法課成為雞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