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起底“爆款文章”產業鏈:10秒炮制一篇爆文月入3萬
“專業團隊”承接自媒體偽原創業務
南都記者撥通了一位自稱提供“自媒體培訓”的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告訴南都記者,他們是一群大學畢業不久的人組成的創業團隊,不僅提供自媒體培訓,還承包運營自媒體、接廣告、賣賬號等一系列的業務。
其告訴南都記者,只要繳納約800元的會員費,他們便會提供炮制自媒體爆款文章的技巧以及提供各類輔助軟件。
南都記者按照該工作人員的提示在QQ群的群文件上看到,這類的軟件不僅包括“偽原創軟件”,還涵蓋了“原創檢測軟件”、“秒贊大師”、“去水印軟件”、“熱門關鍵詞抓取軟件”、“文章自動排版軟件”在內的軟件。
對于兼職做自媒體的收益,該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一天花兩三個小時,基本可以收益100多塊,一個星期可以賺上1000元,一個月下來收益還是很客觀的。我們的會員也基本都是利用下班后的時間做的。”
覃照(化名)是一個7人組成的自媒體團隊的負責人,按照他的說法,他的團隊同時運營著300多個自媒體賬號,一個月總共有10萬元左右的收益。“這點錢算少了。我認識的有一個月收益30萬元的。”覃照說。
在采訪過程中,覃照對南都記者表示,“淘寶上賣的爆文神器根本沒什么用。”其告訴南都記者,他是軟件開發工程師出身,為了打造更好的“爆款文章”,他用自己“獨特的算法”親自研發了一款采集軟件,對文章的閱讀量數據分析可以達到“千萬數據”。
“淘寶上那些小玩意,能分析得了幾萬閱讀量?”覃照說。“在產品的初期階段,你可以復制粘貼別人的文章不用修改,這樣推出一些號可以讓你賺錢。但到了后期,采集完文章后,除了抄襲還要加工成半成品。”
維權成本高是痛點“洗稿”式侵權難界定
年初,第三方平臺維權騎士通過對4000多自媒體作者的問卷調查,出臺了一份《2016自媒體行業版權報告》,調查顯示近六成自媒體作者曾遭遇過內容侵權,侵權現象泛濫。但維權成本太高,維權收益太低,成為自媒體作者們維護版權時的最大痛點。
在這項調查中,微信公眾號上侵權文章達859405篇次,手機百度44094篇次等,部分內容平臺存在以技術手段持續爬取他人原創內容、大規模進行內容侵權的行為。
5月4日下午,維權騎士創始人兼C E O陳斂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維權騎士打擊抄襲,覆蓋的原創內容來源,包括知乎、豆瓣、微信公眾號、簡書、網易訂閱號等主流平臺。
截至目前,維權騎士簽約的原創源有1 .7萬左右,維權騎士覆蓋檢測的內容是180萬篇。維權成功量是20萬批次,通過公開致歉和諧的數量是1.6萬篇次。
那么,原創保護的現狀如何?陳斂說,以微信公眾平臺為例,一群“羊毛黨”通過洗稿、拼湊等新形式,打造爆款文章。讓很多原創作者汗顏的是,部分羊毛黨還會有搶先申請原創保護的行為,致使一些原創作者自己推文時拿不到原創標,“這種傷害很大,需要微信公眾平臺嚴肅處理”。
不過對于洗稿這種新的抄襲形式,陳斂也表示很“頭疼”。他稱,依據著作權保護法,在法律上也是對洗稿這種行為很難界定,相對來說,概念比較模糊,“我們主要在法律框架內做維權,所以針對洗稿的行為,尚未納入維權范圍”。《2016自媒體行業版權報告》中也提到,經過洗稿的文章,很難看出和原文之間的關系,因此原作者也難以進行維權,同時法律法規也仍待完善。
陳斂坦言,雖然很多爆款文章存在洗稿行為,但是這種情況相對標題黨來說,比例很小,“羊毛黨江湖上,還是以‘改頭換面’的居多,其次是整合拼湊,這些行為對原創作者的傷害是相當大的”。
陳斂指出,各個平臺處理侵權稿速度上有所差別,像頭條號、簡書等,對抄襲內容的打擊力度是相對較大的,基本可以在12小時內處理被舉報的爆款文。也有一些平臺,例如微信公眾平臺、微博平臺,在處理侵權稿上的態度是比較曖昧的,他們的維權方式和渠道都相對滯后,這也讓維權保護相對難以推進。
編輯:梁霄
關鍵詞:起底 爆款 文章 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