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騙錢財、竊隱私、跑流量 APP三大陷阱困擾用戶
竊信息 偷隱私
山寨應用“騙人”
“掃一掃,1元騎車。”這個春天,各色共享單車成了城市街頭一道新的風景。只要拿出手機掃描二維碼,下載應用并支付押金,就可以開始使用單車。
然而,有細心用戶發現,部分單車上的二維碼被替換,掃描之后會下載一個高仿應用,以完善身份認證等名義誘導用戶填寫個人身份信息和銀行卡資料,有的則直接騙取用戶押金。
今年初,北京協和醫院在官網發布嚴正聲明,稱“北京協和醫院近日在蘋果商店(Apple Store)中發現虛假手機APP,該APP以掛號為名,騙取患者身份證號、姓名、手機號等重要信息,存在患者隱私被泄露,患者財產受損失的風險。”
360公司發布的《2015年安卓手機應用盜版情況調研報告》顯示,在調查的10305款手機應用背后存在954986個盜版應用,平均一個“李逵”后面有92個“李鬼”。一些熱門應用更是山寨重災區,某個主打無線密碼共享功能的手機應用在各個渠道篩查出了1387款“李鬼”。
形形色色的山寨應用與正版應用極為相似,不僅侵犯了原創者的知識產權,更可能侵害用戶的個人隱私和財產安全。據了解,和鑒定惡意程序不同,目前還無法使用計算機鑒定山寨應用,主要依靠人工,從圖標、頁面、開發者、應用大小等角度進行鑒定。同時,對于如何判定山寨軟件,業內也還沒有一個統一標準。
“傳統的知識產權保護方式并不適應互聯網時代,可能維權還沒成功,這款手機應用的風口已經過去了,應探索更好的保護方式。不妨借鑒‘備案即生效’,按照手機應用備案先后認定。如果山寨應用還有騙取個人隱私和錢財的行為,就是典型的電信詐騙,應該加大打擊力度。”朱巍說。
跑流量 卸不掉
預裝應用“煩人”
“如何卸載預裝應用?”在百度搜索中輸入這個問題,出現了2800萬個相關結果。
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的《2016年中國安卓手機預裝軟件調查研究報告》指出,2016年安卓手機平均預裝軟件數量約為9.2款,占用的存儲空間達634.4兆,但是近八成用戶不會使用或者僅會部分使用智能手機中的預裝軟件。
大部分預裝軟件雖然主觀上不存在惡意行為,但仍引起了用戶諸多抱怨:“手機太卡,想卸載卻卸載不掉。”“預裝應用經常自己啟動,既占內存,又耗流量。”
預裝應用,偷跑流量的問題困擾用戶。上海市消保委2015年對10款手機的抽樣測試顯示,有9款手機預裝應用軟件在消費者無操作的情況下,仍然會發生流量消耗。
現實中,一些手機用戶迫不得已采取了“刷機”的辦法卸載手機預裝軟件。但“刷機”風險很大,可能因為誤刪必要程序導致手機無法使用,甚至還會讓惡意應用乘虛而入。
日前,工信部印發的《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要求,今年7月1日后,“生產企業和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確保除基本功能軟件外的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可卸載。”
朱巍認為,對預裝應用也不要一棒子打死。消費者具有自由選擇權和受尊重的權利,手機廠商預裝軟件應更多考慮消費者的利益,不要數量過多,特別是要方便用戶卸載。(許晴 蔣齊光)
編輯:梁霄
關鍵詞:錢財 隱私 流量 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