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記者多省市調查:企業家目前干實業究竟前途幾何?

2017年05月03日 09:23 | 來源: 人民日報
分享到: 

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恢復性回升、工業用電量增速回升明顯、企業開工意愿增強……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成績單日前亮相,主要指標均好于預期。

不論經濟發展到什么時候,實體經濟都是經濟發展的根基,深入推進供給側改革更是要振興實體經濟。當前,企業生產利潤如何?經營成本有何變化?投資方向會調整嗎?部分領域、行業脫實向虛,怎么看?記者日前在多省市展開調查,不少靠實業起家、仍依靠實業創新發展的企業家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一問生產利潤

吉林化纖是一家成長于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公司,主營化纖生產、商貿等。之前一段時間,毛利潤率只有7%到8%。“實體經濟的錢不好賺。我們是傳統產業,紡織業競爭比較充分,基本上全要素都是市場化。” 董事長宋德武介紹,前幾年都不盈利。

2014年起,公司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生產格局。碳纖維從1200多噸、2000多噸、4000多噸,到今年預計超8000噸。隨著新興產品占比增加,近3年毛利潤率都在10%以上,2016年為13%。

從事創業園建設和實體孵化的廣州五行科技,通過觀察寫字樓租賃業務盈利也有不少心得。“說實話,剛開始一兩年利潤為負,后面就很好了。”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不過,近年來創業園租賃業務在當地不太好做。一方面,市場供應量較大,各類園區興建;另一方面,企業辦公需求量增長趨緩,一些入駐企業也不搞實業。以前2萬平方米園區,半年就招滿,2013年以后基本1年以上才招滿。

日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仍然凸顯,在一些領域、地區、行業比較突出,分化狀況不能忽視,結構調整任重道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艱巨。

在廣東家電行業,格蘭仕相關負責人坦言,利潤有走低趨勢,“轉型升級過程中,科研、自動化與信息化等投入巨大,綜合成本也在上升”。創維2016年利潤率從2014年8.3%的峰值回落到只比10年前的3.4%多0.1個百分點。

生產高科技產品的吉林長春榮德光學公司也經歷著波動。總經理倪國東介紹,當年歐美在高精尖產品上搞技術封鎖,這類產品在國內的早期市場準入門檻比較高。因此,“那時候毛利潤非常高。2007年剛投產的幾年,毛利潤率500%以上。”

隨著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國外技術產品打入中國市場,競爭日漸激烈,利潤開始下降。“常規產品毛利潤率在50%左右,一些科技含量相對不高的產品,只有30%—40%。”倪國東說,科技含量高的產品仍可達到100%,但為數不多。

編輯:梁霄

01 02 03

關鍵詞:記者 調查 企業家 實業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在线中文国产精品一 | 色悠悠久久综合亚洲 | 香蕉国产人午夜视频在线 | 午夜福利理论片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点击进入 | 最新日本在线观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