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金庸訴江南案”敲響行業警鐘

2017年04月27日 14:29 | 作者:戴先任 | 來源:中國青年網
分享到: 

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近期,文學界掀起一場有關知識產權的“風云之戰”:著名作家金庸狀告“同人小說”《此間的少年》侵犯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并提出賠償經濟損失100多萬元。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25日一審開庭審理了此案。借用知名小說、漫畫、影視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性格設定進行二次創作,被稱為“同人作品”。這種文學“傍名人”現象在網絡上風生水起,但被原著作者起訴侵權,在國內尚屬首例。(4月26日新華社)

u=3668489161,270157736&fm=72

金庸狀告的“同人小說”《此間的少年》中,所描寫人物的名稱均來源于金庸作品《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笑傲江湖》《神雕俠侶》等,人物間的相互關系等,都與原著有實質性相似,但金庸小說發生在古代,《此間的少年》發生在當代校園。其實現在人們對于“同人作品”都并不陌生,《此間的少年》,也并不是頭一部“同人作品”,如為人們所熟知的電影《大話西游》系列,也算是“同人作品”,對經典名著《西游記》甚至可說是進行了顛覆性的二次創作,《大話西游》系列通過二次創作,再造經典,又成了一代人的經典。

“同人作品”不是對原著的抄襲,好的“同人作品”還是對原著的致敬,甚至能增強與延續原著的生命力,也有人有誤解,認為“同人作品”是創作力、創新力不夠的表現,“同人作品”進行二次創作,并非就是陷于原著的窠臼里面不能自拔。就像前面舉過例的周星馳的《大話西游》系列,用無厘頭的方式對經典進行重構,又成就了經典,這不是創作力匱乏的表現,恰恰相反,是在進行真正的創作。

但相對于致敬經典的優秀二次創作,更多的“同人作品”卻創作水平不高,純粹是在嘩眾取寵,吸引網友點擊關注,有的則像《此間的少年》,存在不尊重知識產權等問題。像類似《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經典作品,不存在版權問題,但一些原著作者還在世,或其作品還處于版權保護期限之內,一些作者卻大肆進行二次創作,而在IP市場價值水漲船高的環境下,還從中獲取了很大收益,而罔顧知識產權問題,這就侵犯了原作者的知識產權,涉嫌利用原作的知名度,謀取競爭優勢等等。

金庸此次狀告《此間的少年》作者江南及相關方,索賠經濟損失100多萬元,這是在進行正當維權,而此次是國內首起原著作者起訴“同人作品”侵權案件,訴訟又正值“世界知識產權日”,也顯得格外有意義,這也給文化創作群體敲響了警鐘:寫作有邊界,要懂得尊重知識產權;同時,對于抄襲等侵權行為,要勇于維權、勇于舉報。當然,“同人作品”、二次創作沒有原罪,保護好知識產權,正是為了鼓勵創新、保護創新,要知道,一個連版權都保護不了的文化市場,會越來越再難以產生優秀的文化產品。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同人作品 創作 原著 二次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亚洲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欧美 | 日韩v国产v欧美v |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