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廣州一景區展覽螢火蟲:每天空運千只參展 只能活三天
如何有效保護螢火蟲?
在我國螢火蟲保護靠公眾自覺,有國家對其立法保護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付新華稱,目前螢火蟲不是保護動物,保護主要靠公眾自覺行為。雖然動保組織的呼吁引起過環保部門的關注,但仍然很難用法律方式保護這一物種,即便有針對螢火蟲的相關執法,也比較牽強。他認為,目前需要加強宣教,告訴公眾這一物種的可貴之處。
廣東省螢火蟲保育協會會長許松表示,螢火蟲復育首先是棲息地的修復,然后是食物鏈的恢復。目前國內螢火蟲養殖場極少,研究者把重心應該放在就地培育上。他希望在合適的地方開展螢火蟲復育和保育,就地培育,就地觀賞。
公開資料顯示,在日本,為保護螢火蟲,先后指定了10個螢火蟲保護區,螢火蟲受到日本法律的保護。日本政府為了保護和觀賞螢火蟲,甚至放棄修建鐵路,由政府、科研機構及民間團體共同努力,建立了諸多賞螢地點,每年都有大批的游客前往螢火蟲聚集的地方參觀。新西蘭的懷托摩螢火蟲洞被人們譽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新加坡也計劃建一個適宜的生態環境,以便吸引螢火蟲到公園“落戶”。
“螢火蟲生態線”志愿者李平表示,希望能夠立法保護螢火蟲,阻止破壞生態。
新京報記者 曾金秋
編輯:梁霄
關鍵詞:廣州 景區 展覽 螢火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