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美術教材中中國畫內容調查
《中小學中國畫教學的現狀調查》中的問卷題——您認為現有中國畫教學的教材編寫如何?424份有效問卷的數據顯示,對于全國范圍內的中小學美術教材的認同感還是比較好的,有85.61%的老師基本認同現有的教材編寫思路和內容,但特別滿意的不是很多,教材在中國畫內容的編寫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中小學中國畫教學的現狀調查》中的問卷題——您是如何處理教材中的中國畫教學內容的?(見圖表1)了解中小學美術教師對于教材的使用情況,也就是是否對現有教材的重組和重構。從調查分析,有33.73%的老師能對教材中中國畫內容、課時會適當增加,這體現了教師們對于中國畫教學價值認識的提升,從現有的教材內容出發,結合學生的學習需要、整合學校特色課程,增加教學主題,凸顯中國畫學習的層次性、單元性。但從調查中發現,有30.19%的教師對于教材內容的處理還不是很主動,教材發展觀的意識不強。還有教師由于不同的原因,沒有開展中國畫的教學。
》》》教材內容的學習選擇:
國畫比重偏少
筆者在整體調查的基礎上,對浙美版教材小學12冊做出深入的分析,從內容設置的比重進行分析,造型表現領域占50.6%,國畫部分占7.6%,在整個造型表現領域占14.9%的比重。對于中國獨特的藝術形式,這個比重還是顯得少了,但相較于上一版的比重增加了7.2%,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變。從內容來分析,強調了不同表現技法的認知和學習,勾、皴、潑、染、浸、擦等技法融入在人文主題中。國畫內容中強調了中國畫畫家的認識和欣賞,關注中國畫的人文精神。
》》》教材內容的價值取向:
技法關注較多
綜觀浙美版教材小學12冊的有關中國畫教學的內容,大致取向于三個層面的目標:1.中國畫學習的最基本的技能和知識,比如《向齊白石學蔬果》、《張大千與潑墨畫》等內容都是關注國畫技法的學習;2.關注筆墨精神和人文思想的主題在小學的教材內容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畫家林風眠》、《徐悲鴻與奔馬》等主題的學習,除了學習基本的畫法,還探究中國畫家的人文情懷;3.注重與現代精神相融合的水墨探索,關注學生的自我探究與實驗的過程,樹立兒童的現代意識,比如《山外有山》等主題的學習,引領學生對水墨語言、水墨意境的探索和創意。
》》》教材編寫建議:
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內容
筆者根據浙美版教材中國畫教學的主題進行學生層面的調查,了解學生對于中國畫學習內容的喜歡程度,以此做出對教材的重構和重組。比如,對432位六年級學生的調查結果如下:《徐悲鴻與奔馬》喜歡的占25%;《戲曲人物》喜歡的占12.5%;《水墨人物》占10.4%;《畫家林風眠》占31.3%;《中國扇子》占79.2%。
從喜歡的數據分析,學生對于有現代意識的內容比較喜歡,對形式上有變化的主題也表現出很高的興趣。所以,基于中國畫內容在教材建設中的建議和展望如下:
1. 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內容,作為中國畫學習的主題,增加具有現代意識的中國畫主題。
2. 關注中國畫內容的情趣性,從審美情趣的視角誘導學生對于傳統中國畫的學習,增強探究性、體驗性的學習。
3. 繼續將中國畫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融入在人文主題的學習中。
4. 關注中國畫的傳統程式的學習,從體驗、欣賞到程式的活態運用,將程式學習與兒童思維結合起來,將程式體驗與意象轉換聯系起來。
5. 把中國畫的筆墨精神、審美情趣、人文思想融合起來。
6. 適度增加中國畫的內容比重,實現單元性的主題學習。
(作者為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路北街道中心小學老師)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美術教材 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