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秀色于今尚可餐:由《四景山水圖》論宋畫歷史地位
《四景山水圖》卷 設(shè)色,絹本,分為四段,分別繪春夏秋冬四時景象。每幅縱41.3厘米,橫67.9至69.5厘米,現(xiàn)藏北京故宮。描繪了幽居于山湖樓閣中的士大夫閑適的生活。 全卷山明水秀,茂林修竹,人物穿插其間;畫風精巧,彩繪清潤,季節(jié)渲染十分得體,筆墨蒼逸勁健。
《四景山水圖》卷
作者簡介:劉松年 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著名畫家。因居于清波門,故有“劉清波”之號,清波門又有一名為“暗門”,故其俗呼為“暗門劉”。淳熙間(1174-1189)畫院學生,紹熙間(1190-1194)升畫院“待詔”。其繪畫水平稱雄一時,明清兩代追隨者眾多,與“李唐、馬遠、夏圭”,并稱為“南渡四大家”。 工山水、人物、界畫,師承李唐,畫風筆精墨妙,清麗嚴謹,設(shè)色典雅,界畫工致。常畫西湖,多寫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勝景。張丑詩云:“西湖風景松年寫,秀色于今尚可餐;不似浣花圖醉叟,數(shù)峰眉黛落齊紈。”所畫人物神態(tài)生動,衣褶清勁,精妙入微。 劉松年傳世代表作《四景山水圖》卷,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開禧三年(1207)作《羅漢圖》軸和嘉定三年(1210)作《醉僧圖》軸,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傳為其所作的《雪山行旅圖》軸,藏四川省博物館;《中興四將圖》卷也傳為其所作,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第一幅,春景。 堤邊莊院,桃柳爭妍,芳草萋萋,一派生機勃勃景象;院門外有"僮仆"牽馬擔榼,階下童仆數(shù)人,忙于清理擔具,好象是跟著莊院主人倦游歸來的樣子。
第二幅,夏景。 柳岸虛堂,有人中坐納涼。
第三幅,秋景。 老樹經(jīng)霜,青紅如繡。畫面煙波浩淼,庭院幽深,書齋寂靜,一人獨坐,欄邊有童子正在汲水。
第四幅,冬景。 雪披高松,白雪皚皚,下蔭深院,中堂一女子開簾探望。院外小橋上有人騎驢張傘踏雪而去。
四幅都無款印(一說是有劉松年款),但山石樹木與《羅漢圖》軸頗像,分鈐"春和園鑒藏"等印二十四方,另有半印四方。
此卷是劉唯一可靠的存世真品,有明人李東陽題記,清孫承澤《庚子銷夏記》著錄。
劉松年個人風格: 設(shè)色淡雅,筆墨嚴謹,略近李唐,而精細秀潤過之。 樹石筆法勁挺,界畫工整精致,在表現(xiàn)技法上,樓臺亭閣的畫法,不僅繼承了傳統(tǒng)界畫用筆嚴謹?shù)奶攸c,又將人物、環(huán)境有機地融為一體,情趣盎然。 人物用簡筆法。畫中的人物雖小,解剖比例準確,服飾具有南宋特點。 山石用小斧劈皴,于剛健中蘊含滋潤。蒼松岸柳梧桐等樹木,勾點結(jié)合,筆墨清新勁挺。樹葉多用雙勾。其刮鐵皴從斧劈皴發(fā)展而來,短而有力。唐寅學他,絹上時使用“濕筆刮鐵皴”。
作品時代特征: 宋室南渡,高宗趙構(gòu)重建畫院,南宋天氣熱宮殿小,所以無大畫、團扇多。李唐李安忠等人,將"全景山水”變?yōu)樾【安季郑L寫詩畫江南。 宋朝兩代各有風格特色,南宋(公元1127——公元1279年)四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四人,其中李唐年代較早,其它人繼承發(fā)展了他的畫法,成為南宋畫院的主要流派。李唐的畫氣魄雄偉;劉松年的畫風格工整;馬遠、夏圭向李唐學習,山水畫很多取材中國東部浙江省一帶的山川,在山石的畫法上,通常先用水筆淡墨輕畫,然后趁濕用濃墨再畫,造成水墨淋漓的特殊效果,構(gòu)圖上,改變唐代、五代、北宋山水畫中全景式構(gòu)圖,山水樣式奇特。 南宋四家是中國繪畫的巔峰時期,以富貴、詩情畫意、高度寫實、悅目怡情著稱,影響深遠,并且具有樸素意義的“焦點透視”原理。
作品界畫研究: 兩宋繪畫中由屋木畫轉(zhuǎn)稱為“界畫”,是由鄧椿首先提出來的,建筑結(jié)構(gòu)特點與元明清截然不同。 元符三年(1100年)頒布的《營造法式》在建筑技術(shù)發(fā)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代建筑檐口微垂,補間鋪作不超過兩朵,檐角高翹,有普拍枋,闌額出頭。 劉松年用界畫技法,繪制庭院臺榭等建筑物,以“折算無虧”的豪寸比例,準確再現(xiàn)庭院別墅,行筆工致而注重法度。 縱觀四圖,建筑物滅點在畫的中央;已具"陰陽向背"的透視效果,棟梁楹桷,以亳計寸;望之中虛,深遠透空,一去百斜。 單檐歇山頂,歇山可見里面,懸魚很短,未到山面撒頭。 有擎檐柱,但很樸素,不像元代那種宮殿柱。在繪畫歷史上出現(xiàn)擎檐柱最早的就是南宋,只有兩個人畫過,一個是劉松年,另一個是同時代的李嵩。
李嵩《夜月看潮圖》單檐歇山頂,有懸魚,檐角下端有擎檐柱,補間鋪作皆為兩朵,遠山潑染過度不及馬遠。 《水殿招涼圖》為重檐十字脊歇山頂,檐口平直檐角微翹,屋脊端頭有鴟尾構(gòu)件,垂脊前端有仙人、蹲獸裝飾。 這兩幅界畫是南宋重要作品,具范本作用。
宋畫的歷史地位: 1、中國的繪畫發(fā)展至今幾千年,繪畫作品在每個時期都與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和思想文化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宋代(公元960——公元1279年)繼承了五代西蜀和南唐(公元907——公元960年)的舊制度,培養(yǎng)和教育了大批的繪畫人才。 2、宋畫之美,不是唐代“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得意絢爛,而是簡單、含蓄、謙卑、輕柔的文藝態(tài)度。畫家認真對待每一件事物,在困頓中浪漫,在缺憾中贊美,于山川小景、人物花鳥中輕叩生命的價值。 宋代繪畫是我國古代繪畫的黃金時期,各類繪畫都發(fā)展到了高度成熟的階段,此后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都是在宋代基礎(chǔ)上的發(fā)展完善。 3、寫實、工致畫風的確立。宋代院畫空前興盛、職業(yè)畫家十分活躍。宋微宗趙佶酷愛和重視繪畫,大力擴充畫院,興辦畫學,畫院內(nèi)一時人才濟濟,成為中古宮廷繪畫最為興盛的時期。畫院的考試標準是“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態(tài)形色俱若自然,筆韻高簡為工”,既要求狀物繪形的嚴格和寫實技巧,又強調(diào)立意構(gòu)思。畫院畫風也影響了山水畫、人物畫的創(chuàng)作。如北宋初成就最高的李成、范寬,中后期的郭熙等人,燕文貴集山水界畫于一體的”燕家景致”等。南宋畫家致力于塑造秀麗的山水畫形象,代表畫家是南宋四家。人物畫是以李公麟為代表的白描人物畫及張擇端為代表的歷史風俗畫等。 4、士大夫繪畫潮流開始形成。明代董其昌的南北總論將水墨提高到相當?shù)匚唬宕鷮m廷繪畫代表”四王“成為文人畫的集大成者。文人畫在宋代基本成型,成為中國繪畫的一大傳統(tǒng),水墨畫在日后成為大統(tǒng)。宋代文人士大夫把繪畫進一步視為文化修養(yǎng)和風雅生活的重要部分,他們作畫不完全拘泥于形似格法,多好水墨寫意。宋代中后期以來文人畫繼續(xù)發(fā)展,文同、蘇軾、揚無咎、鄭思肖等以繪畫抒情寄興,壯物言志,愛畫梅蘭竹菊等題材,號稱”四君子畫”,以表現(xiàn)高潔品格。同時法牧溪的水墨寫意花鳥用筆恣肆而形神兼?zhèn)洌矊γ髑逅珜懸猱嫯a(chǎn)生重大影響。 5、宋畫對現(xiàn)代的影響: 宋代書畫是全球頂級收藏家的衡量標準,畫比書還少,國家文博單位、私人美術(shù)館必先追捧宋代書畫。 所有大拍賣公司都以拍宋代書畫為榮,全世界研究宋畫的學者,成為文物界最具權(quán)威性的專家,世界各地公司博物館,以收藏宋代書畫為評判收藏地位的標準。 國家在拍賣20年里,絕大部分精力財力,都在收購宋代書畫,甚至不惜動用優(yōu)先購買權(quán)。
參考書目:1、清藝匯-中國書畫鑒藏研究班講義
2、 《中國繪畫史圖錄》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
3、 《中國文物精華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商務(wù)印書館(香港)
4、 《中國美術(shù)全集》文物出版社
5、 《中國繪畫全集》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
6、 新周刊、豆瓣網(wǎng)的相關(guān)資料
編輯:陳佳
關(guān)鍵詞:秀色于今尚可餐 由《四景山水圖》 論宋畫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