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讀圖今日讀圖
二手車里程潛規則 專家支招如何放心購買二手車?
業內聲音
檢測有“國標” 不誠信讓行業蒙羞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二手車流通與鑒定評估專業委員會主任助理謝先生告訴記者,記者反映的種種現象,正是目前制約二手車交易發展的重要因素。
2013年,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正式發布《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這是二手車行業的“國標”。根據這個標準,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又推出“行”認證,由協會指定的認證機構給二手車做評估,“我們設定了113個包括跑水、火燒、重大事故等項目,消費者在購買帶有‘行’認證二手車時,可掃描認證報告中的二維碼進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官方認證網站進行核實真偽。”
對于上文中李先生的遭遇,謝先生坦言確實市場上有商家為了利益這么做,但從技術手段上,并沒有很好的辦法來鑒定出是誰干的,執法部門也難掌握確鑿證據。“我們也會接到消費者的反映,但協會并非執法單位,只能在會員單位內設置標準,出現問題予以警告,設立黑名單。我們會從正面引導,給會員單位提出誠信經營的要求。”
專家支招
如何放心購買二手車?
對于消費者來說,怎么才能避免被“坑”?二手車流通與鑒定評估專業委員會也給出了一些建議。
首先,謝先生建議消費者到正規二手車銷售市場去選擇規模較大、口碑較好的經銷商購買二手車。比如協會和市場都會推舉誠信商戶,這是第一個保護罩,即便日后發生糾紛,也能由協會或市場出面調解,對其不誠信甚至非法行為加以約束。
另外,消費者可到正規4S店和一些第三方車輛檢測機構,通過車輛車架號、發動機號、保險公司的出險記錄等信息來掌握車輛歷史。“現在大部分車主還是愿意到正規4S店維修保養,所以掌握這些信息并不難。但也不能排除一些車只在路邊小店修理,那消費者還真無跡可查,只能通過專業人士的檢測來看其磨損和使用狀況。”
除此,謝先生也建議消費者,不要將車輛里程表當做一個衡量車況好壞的關鍵因素,“不法商販更改數字,是為了車更好賣,但這不能隱瞞車輛的真實情況。相對里程表來說,車輛底盤、發動機、變速箱更重要。如果它們沒有重大故障和磨損,對行駛就不會有影響。”
偽造計量器數據違法 可起訴撤銷合同
根據《計量法》規定,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和偽造數據,給國家和消費者造成損失的,可責令賠償損失,沒收計量器具和違法所得,并可處2000元以下罰款。
北京中關律師事務所主任李青山表示,二手車經紀公司確實在合同中對里程表數據“不確保”,因此無法像李先生所說的那樣認定對方是詐騙行為。
但是,如果車輛在出售前的廣告以及說明中均以“行駛了8.1萬公里”作為賣點,很大程度上成為消費者決定購買的因素,最終與自己的購買意愿相悖。因此,李先生有權向司法部門起訴撤銷這份買賣合同,索要自己的購車款。
對于這樣的消費糾紛,李律師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尤其二手車這類交易額較大,又與自身安全緊密相關的商品時,選擇規模大、有信譽的商家是第一步。其次,簽訂購買協議時,關鍵信息,如難以用肉眼直觀看到的車況問題,應該一一寫在合同里。一旦賣家以“不確保”等字樣規定某項時,尤其得格外注意,此處可能就藏有貓膩兒,規避了自己的責任。
編輯:楊嵐
關鍵詞:二手車里程潛規則 二手車里程改表 里程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