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設計與工藝,如何互相促進?
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我們身邊處處可見各種與設計息息相關的產品,大到交通道路的規劃,小到餐具紙筆的性能,無一不體現出設計者的用心和設計帶來的魅力。可以說,設計在改善人們物質生活的同時也豐富著人們的精神世界。
然而,在設計界卻一直存在一個無奈的、甚至已嚴重轄制著設計發展寬度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現實的工藝往往實現不了設計師想要到達的高度,設計理念不得不屈服在不匹配的現實工藝之下。
不成熟的工藝
是設計達到完美的障礙
就拿最簡單的觸屏手機來說,設計師們為了達到外觀審美的極致追求,力求將屏幕邊框趨近于無,這也是近幾年各類手機共同的設計趨勢。但是,就目前的工藝而言,只能無限壓縮邊框的寬度,而無法做到真正消除。于是,當我們打開手機后,還是可以在屏幕邊緣看到一圈明顯的黑色邊線,而這個邊線就是工藝的分水嶺。
工藝是設計師避免不開卻往往會忽略的問題。為何日本設計如此出色?這與他們注重工藝發展是分不開的。例如,日本汽車制造業的起步雖晚于歐美,卻走到了世界前列,就與他們內在注重質量工藝水平、外在注重設計理念直接相關。又如日本蓬勃發展的游戲業,電玩商直接取經西方國家,學習先進的電腦技術,再結合本國的游戲設計理念,推出了風靡全世界的一款款經典游戲。
縱觀我國設計業發展歷程,起步雖晚,目前也已繁花錦簇。然而在設計創新上,我們的實力仍落后于其他國家,這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國工藝技術的不成熟。
工藝技術不成熟會嚴重制約設計創新的發展。舉個簡單的例子,T恤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備著裝,市場銷量極大,很多人會因為T恤的圖案設計選擇是否購買,但很少人想到這點——T恤的圖案設計是受印花工藝制約的,并非每一個印花圖案設計都能按照設計師的理想呈現在T恤衫上。業內人知道,相關設計師在進行T恤印花圖案設計時,除了要懂市場當前流行的圖案審美趨勢,還必須考慮甚至掌握T恤印花的基本工藝、生產技術及使用設備。
設計的錯誤引導
令工藝失去方向
對于設計師而言,設計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和工藝技術人員進行溝通,了解相關生產工藝,然后進行一系列設計。但如今隨著設計領域門檻的變化,一部分設計師和工藝技術人員之間的關系越來越遠,有的設計師甚至完全脫離了現實工藝。
這種“脫離”導致的一個結果是,過于強調感性的設計理念,使生產出來的產品在功能或質量上并不達標,工藝上也令人失望。這不但違背了設計者最初的設計理論,也給消費者帶來不好的使用體驗和感受。
然而,有一個很吊詭的事實卻是,即使大部分設計師都知道工藝的重要性,但在實際行動上的體現恰恰相反:關注市場的流行趨勢超過一切,市場流行什么就設計什么,即使工藝技術不成熟,也要造出所謂的“成果”。
在當下設計領域,智能設備可謂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板塊,比如智能遙控燈、智能安全鎖、智能穿戴設備、智能VR等,令人眼花繚亂。但就目前國內發展現狀而言,智能設備產品的表現相對疲軟,技術上的障礙和設計的錯誤引導使得這一行業制造商一味跟風,缺乏創新,太多智能設備華而不實,淪為雞肋。
除了智能行業,在建筑建材行業同樣面臨類似的問題。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一部分消費者的審美偏向西式風格,于是,隨之出現一群盲目跟隨消費者喜好卻忽略了建筑本身環境差異的設計師,而制造商們也隨著市場需求,大力生產各類“異國他鄉”的建筑建材。
其實,設計應該在滿足用戶對功能需求的基礎上,結合現有的工藝水平和文化底蘊,使產品變得更好。如果脫離了二者中的任何一個,設計出來的產品都會出現問題,都不能達到設計師和用戶期望的目標狀態。
互相促進,才是出路
今年1月下旬,日本包裝設計大獎2017(JPDA)落幕,從1200多個參賽作品中最終評選出56個獲獎作品,它們所展現的包裝設計很多都是設計之美與工藝之力的巧妙結合,體現了日本一貫的自然質樸、簡約環保的設計理念。
設計離不開工藝和技術的支持,脫離現實工藝的設計可說是毫無意義的。工藝技術在無法滿足現有設計的客觀情況下,應配合其發展需要開拓出新路子,不應當消極地成為設計的阻礙;而設計也應對工藝技術的發展起到良好的方向引導作用,而不是簡單盲目地迎合市場需求。
雖然上述理想狀態目前并未實現,但業界一直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從《文化和新技術對動畫設計的影響》《論新材料新技術的發展對現代設計的影響》《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對工業設計的影響》等論文標題即可略知一二。
好的產品應該是優良的工藝與完美的設計相結合的結果。如果設計和工藝能處于一種良好的互相促進狀態,那么,不僅當前設計和工藝之間的矛盾可以迎刃而解,未來中國設計行業的發展也會出現更多可能和更大空間。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設計 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