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用心呵護老人 患者的安全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
秋葉入土是一個自然過程,我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但可以去拓展生命的寬度。老年醫學工作者的使命就是幫助老年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有質量地度過晚年生活。
創建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七年,我們一起建立起了穩定的老年醫學跨學科團隊、開設老年綜合門診、舉辦協和-霍普金斯老年醫學論壇、逐步將老年醫學推向社區。在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2016年發布的全國專科聲譽排行榜中,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以24張床位的小體量位列第八位。
我們知道預期值在哪里,所以不急不躁,在現有環境下,做我們能做的事?;蛟S有一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患者的安全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
我習慣在查房時給年輕大夫提一些問題,以便讓他們更好地治療和科學用藥。那天我問年輕大夫們,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有什么區別?很多人只答對了一半。
在消化科,相關指南認為氯吡格雷術后7天才可以使用,而在心血管科,指南建議10天后使用。那么在老年科,這時間又該如何掌握呢?實際上,像這種兩個學科的指南略有出入的情況屢見不鮮,這也正是老年醫學很具挑戰性的一個體現。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至少14天后才能使用氯吡格雷。如果連藥物的副作用都不知道,這藥不如不上。
國外有統計顯示,老年人住院死亡原因中,藥源性傷害占第三位,我們不能給老人造成醫源性傷害。任何治療首先要考慮的是風險,患者安全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
無論做什么,都不能失了一個人的本真。當醫生需要的最大天賦大概就是“同理心”,它令你擁有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的能力。
一個16寸“行李箱”是我出門診的標準配置,里面裝有聽診器、握力器、心理評估量表、阿茲海默評估量表、藥物手冊、老年醫學速查手冊等。這是為了最大程度上方便老年人,盡量把能在門診做的檢查和評估做全,讓老人少跑幾趟。老年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服務老年人這個特殊的人群,需要我們轉變現有的醫學模式和理念。
要干實事
最早的時候,老年科僅僅還只是老年示范病房,它的建立源于2006年與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一個合作項目。項目起初運轉并不順利,那時病房收治的都是一些急診室出來的患者或者是一些腫瘤晚期患者,幾臺呼吸機在長期使用,24張病床中16張床的患者住院時間超過半年。提到老年科,甚至很多人疑惑“是做什么的”?
我對于自己的要求是:干活兒不惜力氣,要做就爭取做到最好。接手科室后一段時間里,我用3個月時間走訪了美國12個城市,觀摩了十余家醫院、養老院和護理員的運作模式。發現在同樣的老年醫學理念下,每家機構的運作模式都不一樣,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和需求去做。
在協和這種大型綜合性醫院中,我們應該接收的是患有多種共病、衰弱、有老年問題、急性或亞急性病患者,平均住院日不超過兩周。但是我們要做的事不能僅限于醫院內,從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到急性病、急性病后,長期照護到安寧療護,涉及全程、全人,還要顧及患者家屬。
在此定位下,我們先后開設了面向普通老年患者的“老年綜合門診”,以及包括老年科醫生、藥師、營養師以及康復科醫師在內的“特需老年整合門診”。建立起了包括老年醫學科與神經科、心理醫學科、腸外腸內營養科、藥劑科、物理醫學康復科在內的“跨學科團隊”,實行每周一次的“多科團隊查房”。
跨學科團隊的建立實際上是一個變通之舉。在國外,老年科可以有自己的整體建制,有專屬精神科醫生、營養科醫生、康復醫師等等,而國內還缺乏這樣的建制。如何讓其他科室的大夫和我們一塊工作?要組織固定班底的跨學科團隊,制定規范化流程,每周固定時間會診。
我們更關注生命質量
老年醫學傳播實際上是一種全新的醫療理念:醫生并非一定要動刀子,因為一些疾病是手術刀無法解決的。有時候醫生要做的是維持患者的功能狀態,早干預而不讓它繼續惡化,最后造成個人、家庭及社會的負擔。
高齡衰弱的老人,如果給予過多的治療,對其身體機能也是一次次的打擊,可能就成了失能老人。老人需要的是小心呵護,精心照顧,就像捧著一個花盆一樣,讓他維持在一個相對好的狀態。
老年科的診療一定是“以目標為導向”的,針對痛苦不適癥狀,找到原因加以解決,而原因往往不只是一個,要尋找多個原因,特別關注可逆的誘因。我們更關注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老人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環境里,受到家人的照料,是最好的。而不是躺在哪個療養院的床上,更不是長期住院。
眾人拾柴火焰高
合作是人類社會的生存之道,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渺小的,每個人都有他的作用。作為領導,就是要激發每個人的潛能。
老年科的大夫們專業領域、性格特征各不相同。但我對團隊每個人都很了解,他們有各自的發展規劃和方向。團隊不是靠個人的權威而是靠共同的目標凝聚在一起的。好的團隊氣氛能夠激勵每個人,發揮最大潛能。
權威型領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領導一定要是服務型的,要讓大家在這個團隊里待得舒心、開心。
本世紀初,我國正式邁進了老齡化社會的大門,原來以急性/亞急性醫療為主的醫院醫療模式漸露弊端,醫養結合、醫療資源下沉到社區成為政府倡導方向。老年醫學很好地詮釋了現代醫療模式,我們還要更多的開展遠程醫療服務,通過移動醫療和遠程醫療方式去支持社區及上門服務。
(作者單位:北京協和醫院老年科)
編輯:趙彥
關鍵詞:呵護老人 患者安全 協和醫院 移動醫療 遠程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