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小學生騎共享單車上學現象普遍 專家:涉嫌違法
■ 追問
平臺已設置年齡門檻小學生為何仍能開鎖?
新京報記者分別在ofo共享單車、摩拜單車、小藍單車的APP使用未滿12周歲兒童的身份證號進行注冊均未成功。ofo和摩拜回應記者稱,在注冊階段均對未滿12周歲未成年人進行年齡限制。且在未完成注冊環節時無法解鎖用車。那么一些未滿12周歲未成年人是如何用上車的呢?
一位共享單車業內人士介紹,實名認證環節在幾家租賃廠商投入市場時就已存在,這主要考慮到方便押金退還和部分安全因素。而對12歲以下身份證號無法注冊的限制,是在后續的完善中才增加的。即使一些用戶注冊時間較早,但對仍未滿12歲的未成年人也無法使用共享單車。
探訪中,記者發現一些學生會使用家長的身份證號注冊,或在家長為其解鎖后,使用共享單車。3月30日下午,在東城區幸福大街,記者看到一位兒童正使用手機打開一輛共享單車。這名兒童告訴記者,因自己未滿12歲,無法注冊就使用其媽媽的手機解鎖。
另外防范未成年人使用,除實名認證之外,車鎖的可靠性也很關鍵,部分共享單車使用機械鎖,容易導致破解。上文中提到的小薛告訴記者,自己在上學路上看到一輛沒有上鎖的共享單車,便直接騎著來上學了。而同學們之間,在路上看到共享單車時,也會猜密碼玩,“每換一個數字就按一下開鎖鍵,一個數字一個數字地試,如果開鎖鍵能按動,就證明密碼猜對了。”
媒體報道,兒童能違規騎行和一些共享單車鎖“容易打開”有很大關系。比如記住密碼后把車停在偏僻角落,第二天再騎,或者根據車鎖上面磨損不均勻的痕跡破解密碼。對此說法,記者從幾位使用共享單車的學生那里得到了證實。
■ 說法
未滿12歲用車 違法后果監護人承擔
同濟大學城市公共交通專家孫章教授告訴新京報記者,防范未滿12周歲未成年人使用共享單車,需要家長、學校、平臺及政府形成合力。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共享單車規格多為24、26英寸,未滿12周歲兒童身體發育尚未完全,騎在車上重心不穩,安全隱患較大”。他表示,及時告知、監管孩子不要騎共享單車,家庭、社會、教育三個方面應形成合力,缺一不可。
孫章認為,實名認證環節是安全隱患促使企業做出的應對措施,共享單車平臺有責任繼續研發更多方式防范未成年人使用造成安全隱患。
此外,目前共享單車暴露出的種種監管問題,是政府部門對于新技術的發展預料不足,沒有形成配套制度導致的。技術的進步,很快會對管理者提出挑戰。對此,孫章認為,相關管理制度需在設計時要有預見性。
北京才量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才亮認為,未滿12周歲未成年人騎共享單車上路違反相關法規,由于未成年人不具備行為能力,其違法后果由其監護人承擔。比如,目前共享單車平臺普遍不允許12歲以下未成年人注冊使用,如家長幫其解鎖,則責任由家長承擔。此外,在交通事故中由交警認定未成年人一方該承擔的責任,由其監護人承擔。如果是因為共享單車自身的質量問題及服務漏洞導致的事故,共享單車企業也需要承擔相應責任。
一位不愿具名的交警告訴新京報記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對于12歲以下兒童騎自行車如何處罰并未作出太明確的規定,一般的做法是抄告學校,或者將未成年人交由學校及家長教育管理。(記者 盧通 曾金秋 實習生 劉經宇)
編輯:梁霄
關鍵詞:小學生 共享單車 現象 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