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如何防范保健品推銷陷阱

2017年03月21日 10:40 | 作者:呂程程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宣稱“包治百病”“補腦降糖”、利用“中國老年保健協會”行騙、打著“免費送米面雞蛋”旗號詐騙、偽裝名醫專家“忽悠”……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個別保健食品企業虛假、夸大宣傳事件,保健品行業亂象被揭開,套路既深且雜。保健食品推銷存在哪些陷阱?消費者又該如何防范?

保健品推銷問題多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個別企業在銷售保健食品過程中,涉嫌通過會議營銷等方式虛假、夸大宣傳,聲稱所售食品具有疾病預防、治療功能,欺騙包括老人在內的諸多消費者。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保健食品市場上的常見陷阱包括“專家健康講座”,即在酒店、賓館等場所舉辦免費“專家健康講座”,邀請所謂“專家”講述某某保健品效果神奇,然后以“贈藥”“送紀念品”等手段吸引消費者,誘導購買,并套取消費者的聯系方式,達到日后銷售的目的。

還有一種較為常見的“免費抽獎活動”,即在人流集中處,采用“免費抽獎”等手段,讓消費者得到“優惠購買某某保健品”的大獎,有的還雇用“托兒”在旁煽風點火,誘使消費者大量購買。

涉事人員將被重罰

食藥監總局3月17日表示,針對央視“3·15晚會”曝光的相關問題,已立即部署相關省份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迅速組織查處涉事企業和產品。

同時,食藥監總局要求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食品的生產經營監管,嚴懲重處非法添加、非法宣傳等嚴重危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同時鼓勵消費者舉報,發現食品欺詐行為時,撥打12331投訴舉報電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將依法予以嚴肅查處。

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保健食品聲稱保健功能,應當具有科學依據,不得對人體產生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內容應當真實,與注冊或者備案內容相一致,標明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標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雖然規定如此嚴格,但有的商家仍置若罔聞。

去年以來,公安機關通過開展打假“利劍”行動,破獲多起食品藥品犯罪典型案件。其中,湖南懷化公安機關破獲的假冒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藥品案引人注目。經查,2015年以來,廣州安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法人代表姚某某,聯系廣州市東智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管黃某某生產了“WOASO閃電瘦”產品。經檢測,“WOASO閃電瘦”產品含國家禁止添加的“西布曲明”成分。目前,當地公安機關已采取刑事強制措施38人,并于近期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

“保健食品亂象與行業風氣有關聯,由于一些中小企業和批發、零售商利欲熏心,導致保健食品業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這些無序競爭、沒有底線的企業是行業的攪局者,若不清理出局將影響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俊海表示。

針對在食品的生產經營、消費宣傳等方面的欺詐行為,國家食藥監總局已完成《食品安全欺詐行為查處辦法》的制訂,征求意見階段已經結束,即將發布。該辦法把以網絡、電話、電視、廣播、講座、會議等方式進行虛假宣傳的行為列為食品宣傳欺詐,在對生產經營企業處罰的同時,將對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

防止老人上當受騙

專家提醒,消費者選購食品和保健食品時要認清包裝上保健食品標志(小藍帽)和批準文號;同時應避免從眾心理,不要輕信身邊人對保健品的推薦,也不要為了跟風而盲目使用一些保健品。購買保健品,應該到正規藥店通過正規渠道。

老年人如何防止成為被騙對象?劉俊海認為,老年人要樹立正確養生觀,保證愉快的心情、均衡的營養、充足的睡眠、適度的運動、規律的生活、堅強的意志,在進行數額較大的保健品交易時,可問問子女的建議。

家人要對老年人身邊突然出現的陌生人提高警惕。一旦他們有推銷或者行騙行跡,應立刻提醒老人謹慎應對。當老人提到某某“權威”“專家”時,可以通過網絡查詢或者打電話給此專家工作的權威機構核實其身份,以便幫助老人證明這些專家是否真的可信。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認為,社會需加強科普教育,正確引導。老人受騙令人痛心,希望做兒女的多給予父母關心關懷,少些埋怨和責備。多些陪護與理解,這也是避免老人受騙的重要方法之一。

延伸閱讀

海南公開近4000家食藥生產經營商違法信息

據新華社海口3月17日電 (記者李金紅)海南省食藥監局日前通過網絡,將2014年以來3908家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商的違法信息全部公開,其中食品2963家、藥品601家、化妝品246家、保健食品23家、醫療器械75家。

海南省食藥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局通過“海南省食品藥品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網”公布了近4000家食藥生產經營商的違法信息。消費者購買食品藥品前,可查詢企業被處罰的歷史記錄,作為購買的參考依據;食品藥品生產者、經營者,在與企業洽談合作前,也可以查一下擬合作方的違法記錄;金融機構發放貸款時,更可以通過信息公開網查詢企業的違法情況,作為決策的依據。公開食藥生產經營商違法信息有利于“公眾監督、市場倒逼”的監管新機制的形成,用市場的力量倒逼企業守法經營。

編輯:趙彥

關鍵詞:如何防范 保健品 推銷陷阱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 | 伊人大蕉香中文字幕青青 | 性网址在线观看 | 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嫩草 | 久久久理论片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