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李毅中委員:"互聯網+制造業"主旋律是融合
中國經濟網訊 (證券日報記者 張歆) “工業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也是新動能,并非只要是傳統產業就是舊產能”,全國政協委員、原工信部部長李毅中3月6日在回答證券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新興產業確實要加快發展,但是占比超過87%的傳統產業顯然也不能被拋棄,用新技術、新業態改造傳統產業,使得傳統產業煥發新生而產生的新動力也是新動力,畢竟核心技術是不可能花錢買來的,必須依靠工業自身的技術創新。其中,對于技術改造的資金支持非常重要,先進制造業引導基金也應用于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
李毅中表示,現在我國實體經濟存在的問題包括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減少,工業制造業投資增幅減少,民間投資意愿不強等。他認為,資金若是過多地流向金融,實體經濟獲得的資金就會減少,要高度警覺實體經濟“脫實向虛”,防止工業被“空心化”。我國應該打造實體經濟的雙引擎(發展戰略新興行業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此外,現在發達國家也在強調制造業向本土回歸、重振制造業,其經驗教訓值得我們借鑒。
李毅中在接受采訪時同時表示,互聯網+制造業的主體是制造業,制造業應該主動擁抱互聯網,而不能等待被互聯網改造。互聯網作為一項新技術,可以應用于制造業并提升制造業的效率,互聯網的主旋律應該是融合,而不是顛覆,應該是更好的發揮提升制造業的目標。
李毅中笑言,互聯網更需要線下的支持,只有制造業生產出商品,電子商務才可能運轉起來,“我曾經問過多位快遞小哥,每天送多少個包裹,得到的答案是30個-40個,這與根據官方統計數據算出來的結果也比較一致。如果沒有300萬名快遞小哥,電子商務的配送無法實現,如果沒有制造業,快遞小哥也無貨可送,線上線下一定是融合發展的。”
此外,對于從傳統制造業到先進制造業的轉變,李毅中表示,“我國的高端制造業已經有了自己的‘名片’,例如高鐵等,同時部分傳統制造業例如鋼鐵、煤礦等行業,雖然目前產能過剩,但是技術十分先進,能夠在世界舞臺進行競爭”。
代表委員小資料:
李毅中,男,漢族,1945年3月生,山西大同人,198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7年7月參加工作,北京石油學院石油煉制系煉油工程專業畢業,大學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會常務委員。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制造業 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