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江蘇作協(xié)副主席:最高檢邀我寫最大尺度反腐劇
周梅森
反腐劇的春天悄然來臨了。
2004年之后,因題材特殊及敏感等一系列原因,曾經(jīng)飽受矚目的政治反腐題材劇進入了長達十年的“淡出期”。而隨著十八大后反腐工作的大力推進,反腐這個題材開始在影視作品中逐步復蘇。
2017年3月28日,由最高檢牽頭立項、編劇周梅森執(zhí)筆的當代檢察題材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將在湖南衛(wèi)視開播。
劇情以虛構的H省反腐案件開始,以檢察官侯亮平的調(diào)查行動為主線,講述了檢察官們步步深入、查辦國家工作人員貪污受賄犯罪的故事。其中,基層工廠員工亦受波及,引發(fā)群體性事件,以此書寫社會各階層人物在大時代下的種種遭遇。
電視劇改編自周梅森本人的同名小說。這部國內(nèi)首次反映副國級“大老虎”貪腐問題的長篇小說,被媒體稱為“當今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最大尺度”。
作者周梅森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短暫掛職江蘇省徐州市政府副秘書長,為他日后的政治小說創(chuàng)作提供了基礎,陸續(xù)寫出了《人間正道》《絕對權力》《國家公訴》等政治小說。
他對《人民的名義》劇名作過解析:“人民的名義”涵蓋著兩種含義,一是堅實的政治信仰,另一種則是腐敗官員以“人民”為矯飾,謀取私利。
去監(jiān)獄和落馬官員座談
新京報:為了寫這部劇,你做了什么準備?
周梅森:我寫這些腐敗官員,沒有把他們寫成魔鬼,在我眼里,他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我見慣了外面那些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官員,但當他們一旦從云端掉下來,我很好奇,他們的心態(tài)會是怎樣的。
帶著這樣的問題,我提出要去監(jiān)獄里,了解落馬官員的生活。2015年,在最高檢的陪同下,我去了南京的浦口監(jiān)獄,與一些落馬官員、檢察院及駐監(jiān)檢查所的干部開了幾個小型座談會。
新京報:你見到的落馬官員是怎樣的?
周梅森:我見到的干部都是廳局級,在監(jiān)獄里待了7到10年。他們都是在掌握實權的高危崗位上,比如縣市的一二把手。極少干部是一上來就貪污,大多數(shù)都是因為一念之差,或者是因為身邊人出事牽涉進去。
新京報:他們是怎樣的心態(tài)?
周梅森:他們都很后悔。不是假裝出來的,很真實,都悔不當初。
我比較認同的說法,是“不值得”這三個字。官員們落馬之后,如果能意識到自己為了金錢、利益而放棄操守,違背法律是不值得的事情,這樣的懺悔才能打動我。
新京報:除了后悔,落馬官員還有什么其他情緒?
周梅森:我印象比較深的兩個官員,貪腐金額約為50萬,按照法律規(guī)定,這算數(shù)額特別巨大,在十八大之前,判刑比較重,均在10年以上。
他們隱晦地表達,但我能聽出來他們覺得很委屈,覺得現(xiàn)在的官員經(jīng)常貪污幾千萬、甚至上億,若不涉及人命,最嚴重的也就是無期徒刑不得保釋。
在我看來,這涉及到政治倫理問題。黨組織在你身上花費了精力,你出了問題你還抱怨,比你更委屈、更痛心的是組織。組織的心血白費了,而你腐敗了,(老百姓)罵的卻是黨組織。
其實,不少官員都很能干,有開拓精神,但他們走上了腐敗之路,很讓人痛心。
素材來自于真實案例
新京報:你的創(chuàng)作素材來源于哪里?
周梅森:在我的小說里,從老省委書記,到現(xiàn)任的政法委書記、公安廳長、法院院長、市紀委書記,有一大批職務犯罪分子。為了還原場景,我還去了審訊室、檢察院的檢察指揮中心。
舉個例子,我在劇里寫,H省委常委、省會城市市委書記的老婆收了別人三張卡。
這是南京市浦口區(qū)反貪局的一個真實案例。因為要買的衣服很貴,錢不夠,這個官員拿了受賄的卡和自己的卡,檢察機關的證據(jù)就這么落實了。
再比如,我在劇本開篇寫貪污2.3億的處長,是典型的小官巨貪,這個角色我參照了國家能源局原司長魏鵬遠。他的材料在網(wǎng)上披露得非常詳細,我不用采訪他,也能以他為原型寫出一個角色。
新京報:你曾于1995年掛職徐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這段經(jīng)歷給你的寫作帶來什么幫助?
編輯:秦云
關鍵詞:江蘇作協(xié)副主席 最大尺度反腐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