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關于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2017年03月17日 17:11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另一方面,精準擴大有效投資。加大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補短板工作力度,帶動有效投資的擴大,增加有效供給。2017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期增長9.0%左右。擬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5076億元,集中用于重大戰略、重大工程和重點建設任務。著力激發民間投資活力,認真落實有關鼓勵支持政策,向民間資本進一步放開基礎電信領域競爭性業務、油氣勘探開發、國防科技等領域的市場準入。創新投融資方式,繼續規范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篩選和推介一批有較好現金流、有穩定回報預期的項目。強化投資監管,創新稽察監管方式,實行網上全面監測,深化現場稽察。

(四)持續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抓好已出臺改革舉措落地實施,更好發揮改革牽引作用。

一是全力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再削減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全面清理調整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推動關聯、相近類別審批事項整體取消或下放。制定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清單和企業設立后的經營許可清單,確需保留的實行多證合一,擴大“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推進綜合執法改革。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展“減證便民”專項行動。按照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信息平臺“四統一”要求,進一步擴大不動產統一確權登記的覆蓋面,基本建成覆蓋全國的信息平臺。

二是深化國企國資和重點行業改革。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加快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推動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抓好電力和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擴大市場化交易規模。適度有序放開油氣勘查開采等競爭性業務,完善油氣進出口管理體制。完善食鹽儲備和監管機制。

三是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貫徹落實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6年本)。出臺政府投資條例,出臺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辦法。支持在一定領域、區域內試點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開展金融機構持有企業股權試點,完善保險資金等機構資金對項目建設的投資機制。

四是縱深推進價格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完成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公布所有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啟動東北、西北等區域電網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研究制定地方電網和新增配電網配電價格,推進具備條件的發電、售電價格通過市場形成。完善新能源價格機制和補貼辦法。制定跨省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繼續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全面推開城市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開展按病種收費工作。

五是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落實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加強產權保護制度建設。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積極構建新型政商關系。出臺實施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的意見。全面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堅決遏制出臺新的排除限制競爭的政策措施。嚴厲查處重大典型壟斷案件,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全國一體化的信用信息共享體系,擴大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領域。

六是穩妥推進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加快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制定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總體方案。健全地方稅體系。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行為。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加強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健全國有商業銀行治理結構,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改革,推動《證券法》修訂,完善股票發行制度改革。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

(五)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堅持品牌引領升級,全面提高創新供給能力,促進新動能更快發展、新產業更快成長、傳統產業更快改造提升、新舊動能加快接續轉換。

一是加快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8個區域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取得決定性進展,出臺培育壯大新動能、互聯網市場準入等政策文件。支持和引導分享經濟發展,提高社會資源利用效率。建立國家科技決策咨詢制度,改革科技評價制度,統籌推進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和資金管理改革,開展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試點。加大對信息、民用空間、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支持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建成一批產業創新中心,構建全國一體化的國家大數據中心體系。繼續布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深入推進協同創新。擴大區域性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范,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繼續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啟動實施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在重大創新領域啟動組建國家實驗室,建設一批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支持北京、上海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新建一批雙創示范基地和專業化眾創空間。實施院所、企業和社團三大創新創業活動,圍繞創新創業平臺市場化運行、創業人才培養等瓶頸制約,出臺一批硬措施。發揮好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促進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打造全國雙創活動周和“創響中國”品牌,持續營造良好氛圍。

二是推動新興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設立國家戰略性產業發展基金,在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制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前沿戰略性領域,發揮企業主體作用,以市場化方式布局一批系統性工程。推進“互聯網+”和大數據重大工程,促進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進一步加大網絡提速降費力度,降低創業創新成本促進產業升級。加強軍民融合創新發展,推動太空、海洋和網絡空間等領域軍民融合重大示范項目建設。

三是促進傳統產業加快改造提升。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落實裝備制造業質量品牌提升專項行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服務型制造專項行動和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專項行動。提高質量標準,廣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夯實質量技術基礎,強化質量監督。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完善激勵機制,培育“中國工匠”,打造“中國品牌”。推進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區、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繼續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工業強基工程和高端裝備創新工程。夯實工業基礎,持續實施制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重點支持企業智能化改造、基礎能力提升、綠色制造推廣、高端裝備發展等10大工程。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實施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卓越提升計劃。推動原材料、交通、能源等基礎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面實施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

四是推進服務經濟創新發展。研究出臺服務經濟創新發展大綱,深入實施新一輪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加快培育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開展服務業補短板專項行動,提升服務質量,推進標準化發展,強化知識產權服務。推進高技術服務業創新工程。

(六)以三大戰略引領區域協調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實施差別化區域發展政策,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長軸、增長帶。

一是扎實推進三大戰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重點地區、重點國家、重大標志性項目,積極開展務實合作,推動合作協議和合作規劃實施。疏控結合推進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協調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功能承接平臺規劃建設,持續推進交通、生態、產業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強化創新、改革、試點三個關鍵支撐,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支持北京服務業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施長江經濟帶建設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工程,推動航道暢通、樞紐互通、江海聯通、關檢直通,推進黃金水道重大項目,建立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編輯:楊嵐

關鍵詞:社會發展 推進 國民經濟 發展計劃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 | 欧美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 精品女神AV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色欧另类欧欧美 | 午夜福利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