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修車攤主談共享單車影響:“從人家等我到我等人家”
整個下午沒什么生意
許合森被附近街坊們稱作老許,生于1960年。從1992年起,他利用業余時間在路邊擺攤修車,逐漸變成了專業的修車個體戶,還曾開過幾年自行車鋪。他的修車攤位于廣安門內大街路南的一個過街天橋下,路邊擺放著兩個鐵皮柜子,里面分別裝著修車工具和配鑰匙的機器,臨近街邊的柵欄上,掛著幾臺投幣式充電機,給來往的電動自行車充電用。
下午時分他就坐在鐵柜旁,拿起玻璃大缸子喝著水,不時與身邊街坊們聊聊天,或是站起身來走到輔路上看看過往的自行車。整個下午的時間北京晚報記者與他聊起修車的經歷,只遇到了兩個人前來修車,其中一人推著略有異響的電動自行車,經檢查車并無大礙,只是減震器發出聲音;另一個小伙子前來更換閘線,老許幾分鐘做完了這幾塊錢的生意。此外還有一個在附近經營飯館的中年男子,找老許借角磨機改造炒勺,“有錢你就給兩塊,沒錢就算啦。”
倒是路邊柵欄上掛著的投幣式充電器,時常有人來使用。騎電動車的人向老許更換1塊錢鋼镚,三個小時之內有七八個人來充電。“它現在是我的主要生意,每天充電的不下20人次。”老許還從幾米外的家里拉出來一根電線,方便自帶充電器的車主使用。
“忙?已經很久沒有忙起來啦。”老許說。
從人家等我到我等人家
“修車的生意,一直到2009年我覺得都不錯,起早貪黑每個月能掙幾千塊錢,但之后就差了。”老許說。十年前乃至更早的時候,他每天早早起床出攤,都會有修車人等候在路邊。“現在掉過兒了,我坐等生意。”
“我們上學怕遲到,所以騎共享單車挺好的。”一名騎車學生回復稱,不少同學每天必騎共享單車,若遇到故障,無需修理,只要放在路邊即可。學生們一般對上學路線比較了解,總能找到下一輛替代車。
在老許看來,“自行車王國”逐漸發生了改變,地鐵線修通人們改變出行方式、汽車普及之后開車人增多、北京疏散人口附近老平房區拆遷,這些原因綜合起來,讓修車的生意逐漸下滑。
直到半年前共享單車尚未普及,“修車的生意好歹能支撐我的生活,每個月修車還能有一兩千塊錢的收入。”如今共享單車眼看著多起來,“有時候整個下午到晚上都沒人來修車,修車的收入已經很難計算,也就是過去的三分之一。”
他也聞聽有傳言說,一些共享單車公司將修車業務承包給路邊修車小攤,但這樣的好事并沒落在他頭上。而且,“沒有顧客推著公共自行車、共享單車來修理,只有極個別的時候,有人來打個氣或是調整下座椅。”如此小業務每次不過是幾毛錢的收入。
下午4點,北京晚報記者在老許攤位前、廣安門內大街南側輔路觀察了十多分鐘。從他攤位前經過的各種自行車一共200輛,其中電動自行車95輛,共享單車59輛,普通自行車46輛。一些背著書包放學的孩子,也三五成群地騎著共享單車經過。
編輯:梁霄
關鍵詞:修車攤主 共享單車 人家